提問人您好:
感覺得出來您遇到相當大的困難,以下僅就您的問題,列出相關的法律爭議或規定,以及本站現有的參考資料,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助您得到若干指引。
不過,如果您有個案需求,或者實際上該廟公已經有明顯強烈威脅或引誘、甚至強制等行為,則須尋求專業律師的個案協助。
信仰內容不一定是「詐術」
許多法院認為,宗教或民俗信仰本身的內容,如占卜預測、消災祈福、風水命理等等,無法透過現有的科學或理性來解釋,通常是由信徒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並對於這些行為抱著期待的心理,但神職人員對信徒「期待祈求的結果會發生」並沒有擔保的義務,所以不會涉及到詐欺罪。連帶的,民事上也不會有施用詐術、需要負擔損害賠償的問題。
許多法院認為,宗教或民俗信仰本身的內容,如占卜預測、消災祈福、風水命理等等,無法透過現有的科學或理性來解釋,通常是由信徒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並對於這些行為抱著期待的心理,但神職人員對信徒「期待祈求的結果會發生」並沒有擔保的義務,所以不會涉及到詐欺罪。連帶的,民事上也不會有施用詐術、需要負擔損害賠償的問題。
涉及具體事實時,仍可能涉及詐欺罪
如果遇到假神靈之名、行宗教斂財之實的神棍,並不至於無法可管。例如「辦理宗教儀式後期待神明保佑」本身是無法判斷真假的內心期待,但付費之後「有沒有辦理宗教儀式」這件事是可以判斷真假的。如果神職人員向信眾表示付費之後會將隨身衣物拿去過香、加持,穿戴可保平安,但收了錢之後沒有辦理任何儀式,衣物原封不動奉還給信眾,等於收錢不辦事,是會構成詐欺罪的。
如果遇到假神靈之名、行宗教斂財之實的神棍,並不至於無法可管。例如「辦理宗教儀式後期待神明保佑」本身是無法判斷真假的內心期待,但付費之後「有沒有辦理宗教儀式」這件事是可以判斷真假的。如果神職人員向信眾表示付費之後會將隨身衣物拿去過香、加持,穿戴可保平安,但收了錢之後沒有辦理任何儀式,衣物原封不動奉還給信眾,等於收錢不辦事,是會構成詐欺罪的。
結論
如題目問到的法事內容,如果廟公宣稱「辦了一定會好」,可能會有詐欺罪未遂的問題,但如果辦法事僅是祈求平安,那麼不會有法律問題。
如題目問到的法事內容,如果廟公宣稱「辦了一定會好」,可能會有詐欺罪未遂的問題,但如果辦法事僅是祈求平安,那麼不會有法律問題。
延伸閱讀:
王琮儀(2021),《神明不靈驗,會犯詐欺罪嗎?漫談宗教信仰與詐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