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前往待答
選主題
刑法第359條妨害電腦使用罪要有犯罪的故意,題示「不小心」,便是過失,本來就不成立犯罪。何況此罪依第363條規定須告訴乃論,既然事隔三年,早已超過刑事訴訟法第237條所定六個月的告訴期間。題示情節,或許會有民事賠償責任。 (more...)
什麼是「國旗」? 中華民國刑法(下稱「刑法」)第160條第1項毀損國旗罪明文規定,意圖侮辱中華民國,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的對象是中華民國的國徽、國旗,而在適用本條時,對於什麼是「國旗」?實務會以中華民國憲法(下稱「憲法」)第6條規定的... (more...)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現行刑法第272條的原先內容,和日本刑法先前的第200條(已刪除)相同,但是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日文稱最高裁判所大法廷)在昭和48年4月4日一件判決中,宣告該條條文違憲,認為把同樣是保護個人生命法益的殺人罪,由於被害... (more...)
法律上有「叛國罪」嗎? 一般俗稱的「叛國」,泛指對於自己國家不忠誠,進而做出與敵國合作、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而在法律上並沒有被稱為「叛國」的罪名。而是會依據各個法律規定而有不同的處罰。 因為有損既存國家利益的行為是足以動搖國家存續的,... (more...)
公然侮辱 公然侮辱罪,是要在多數人或是不特定人有可能看見或聽見侮辱的情形下,對別人進行不涉及敘述事實的言語謾罵,或用動作、文字圖畫表達謾罵的意思,而且可能貶低被侮辱者的人格與社會評價。 然而當眾叫別人「跪下」,雖然跪下本身可能是個貶抑... (more...)
新聞中當事人未經療養院院方同意,就擅自入內進行拍攝,有可能構成刑法的侵入住居罪。不過罪名成立與否,還是要考量以下要件: 當事人是否有侵入或滯留不離開的行為? 「侵入」是指人的身軀進入某一個區域內,不論是走進去或跑進去都算。需要特別注意... (more...)
您好~ 關於您的問題,筆者將從以下幾個面向回應: 1.您所提及的行為理論的爭議,比較偏向於理論史的討論。因爲這些理論其實都在決定一個能進入刑法上評價的行為究竟長什麼樣子,這會連帶影響評價體系,例如:因果行為論,著重的是事實上的「因果」,行為... (more...)
移轉手機資料會有個資法問題嗎? 什麼是個資? 「個人資料」,也就是常聽到的個資,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可以直接或間接辨識特定... (more...)
幫別人頂替犯罪(俗稱頂罪)是刑法上的一種犯罪行為 依照刑法第164條第2項規定,如果有人想讓有犯罪的人脫罪,因此出面頂替,這樣的行為有可能讓真正犯罪的人逍遙法外,國家難以發現犯罪真相,影響到國家偵查、審判犯罪,甚至可能導致不正確的審判... (more...)
提問人您好: 以下僅就法律層面的問題簡單討論,如果有需要的話,建議尋求法律服務或警察的協助。 什麼樣的行為會涉嫌恐嚇罪? 按照法院實務見解,恐嚇罪是指告知被害人,將加害他的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等權利的內容,意圖讓被害人感到恐懼... (more...)

更多法律知識:請搜尋關鍵字,或看文章
因為法律會隨著社會的進步或轉變而有所修正,所以可能導致「行為時」的法律... (more...)
2024年2月,有一則以「詐欺犯引渡回台免押、立委擬修法最少關半年」作... (more...)
一、前言 疫情解封後,大家回到了迫不及待地要去日本賞櫻、出國度假的時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