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契約是否優先於法律規定?」的問題,茲述如下︰ 一、契約與法規範︰  (一)簡單而言,民法第一條稱民法的法源雖然未提及「契約」,但契約仍為民法的法源。只要是法源,即對於雙方當事人以及法院有所拘束力。  (二)第二步討論,契約和法規範... (more...)
本案涉及的爭議是,「繼承人間意定遺產之分配比例是否有效?」的問題。 一、繼承的方式︰  (一)法定限定繼承 v.s 拋棄繼承︰在現行制度下,繼承與否及其方式,僅有兩種選擇。法定限定繼承,指得是繼承人承受被繼承人一切權利與義務,並以所得遺產清... (more...)
同樣身為《還願》的玩家,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一、 (一)家暴行為的定義: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威脅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下面舉了些例子,說明什麼樣的行為符合家暴行為定... (more...)
首先,民法關於扶養義務之規定,必須基於一定的親屬關係。因此,關於論者提出之問題,應該先確認雙方是否存在親屬關係,始論應該如何履行︰ 一、甲男、乙女與丙孩子的法律關係︰  (一)從自然而論,要確立父母子女關係最為簡單者,就是母子關... (more...)
(法律百科編輯朱繼亨回答) 夫妻離婚時,法院在判斷子女親權行使,會考量「子女最佳利益」,其中諸如子女意願、人格發展、經濟能力、感情狀況……等,都是法院的考量範圍。 由於「子女最佳利益」原則是一個不確定法律概念,欠缺具體判斷標準。所以法... (more...)
您好: 我是紀岳良律師。遺產可以透過遺囑指定分配方式,分配對象包括但不限於法定繼承人;不過需注意的是,遺囑如侵害繼承人的「特留分」(民法1187、1123條),繼承人可以主張取得特留分規定的遺產數額。例如法定繼承人為配偶和子女共二人,如果虢... (more...)
以下針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個別分述之︰ 1. 限制行為能力人︰  (1)按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之利益,…,不在此限。民法第77條定有明文。對於限制行為能力人而言,其法律行為(如... (more...)
1.夫妻間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係因為「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後,始有適用,民法第1030條之1參照。法定財產制消滅須以當事人間存有法定財產制為必要,此乃理所當然。 2.因此,夫妻雙方已約定財產制者,即無法定財產制之適用,民法第1005... (more...)
(本題由法律百科編輯子涵回答) 依民法第1057條,必須是裁判離婚的情形下,對離婚沒有過失的一方因為離婚而生活困難,才可以請求贍養費。 法院怎麼判斷金額符合「最低生活水準」呢? 法院通常會參考行政院主計處每年公布「平均每人月消費... (more...)
配偶剩餘財產分配 可以請求差額的一半 所以不是當然請求一半 要看差額,誰多誰少 (more...)
請在此輸入您的提問,例如:被資遣怎麼辦?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