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散布任何假消息都會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幾點分享如下: 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與憲法人民言論自由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安寧,要處罰3天以下拘留,或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鍰。 這項規定會限制憲法... (more...)
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假消息的規範在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轉發、散布哪些資訊可能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呢,以下幾點分享。 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與憲法人民言論自由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散佈... (more...)
不合法。店家口中的5%稅金應該是營業稅,營業稅依法一定要含在銷售價格中,如果店家跟消費者說,除了定價以外,要發票或收據就要多付5%的稅金,不要收據就不用加收,這種定價不包含營業稅的行為,已經違反營業稅法,如果經過通知改正沒有改正的話,... (more...)
關於學校老師可否檢查學生書包,屬於老師輔導管教的行為,主要涉及到教育基本法、教師法的內容,而教育部訂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有詳細規定,可以作為解釋相關法律的參考。依照提問的順序回應如下: 相關規定可... (more...)
提問人你好: 參考行政院會通過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就維護學生權益的部分,規定有:學校主管機關應該對於專案輔導學校辦理學生受教權益檢核(第10條)、學校主管機關對於停辦時仍在校的學生,協助分發到其他學校繼續就讀(第19條)... (more...)
問題1:農田水利會法律地位為何?又改制為農田水利署,同樣皆為「公法人」,卻有哪些法律關係變更? 依照(舊)〈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1條之規定,農田水利會是一個「公法人」。 一般民眾以及大部分法律人並不清楚,「公法人」與「行政機關」到底... (more...)
行政自我拘束原則來自於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要求「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其表現在行政程序法第6條「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 因此,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時,不得違反過去一貫的行政實務。由於裁量基準屬於內部規定,因此,人民不得主... (more...)
前言:裁判書原則應公開 留言有提到裁判書公開的規定,確實裁判書原則上會公開當事人的全名,但在例外情形不公開姓名,例如涉及性侵、兒少的案件。關於裁判書的公開以及裁判書的內容,可以進一步參閱:楊舒婷(2020),《怎麼看懂判決書?判決書上都記載... (more...)
衛福部宣布疫區並禁止國人前往觀光之行為,其法律性質為何? 此行為性質屬於「法規範」。 此問題涉及行政機關所作的行為,到底是「行政處分」還是「法規範」之爭議。由於衛福部宣佈禁止國人前往疫區進行觀光,是對於不特定多數人所為,亦即誰要出國觀光、誰... (more...)
一、案例 模擬案例 A公司為營造業股份有限公司,其就業務營造工作而於91年3月至92年7月間(共17個月),僱用74名外籍勞工,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5條之規定,應向國家繳交就業安定費976,382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作為主管機關,於是在9... (more...)
請在此輸入您的提問,例如:被資遣怎麼辦?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