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健身房的退費等事宜,教育部體育署訂有「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健身房(健身中心)與消費者間所約定的定型化契約,必須遵循這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2],以下就依這份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說明常見消費者可以主張退費的情形。
契約的期間還沒有開始、
契約開始後7日內,而且沒有使用健身房。
所以如果會籍使用期限已經開始7日後,或是雖然在7日內,但已經使用過健身房,就不能要求解約、全額退費。
所以如果會籍使用期限已經開始7日後,或是雖然在7日內,但已經使用過健身房,就不能要求解約、全額退費。
超過7日就不能退費嗎?
不過,就算使用期限超過7日,在健身房的使用期限內,消費者還是可以隨時終止契約,要求退還預繳的「部分」款項。提問者提到是自己沒空去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必須繳交契約開始日到終止日的會費,而且業者也可以要求消費者支付提前解約的違約金。消費者預繳的費用,扣掉這些費用、違約金,才是業者要退還給消費者的[4]。
至於違約金計算的方式,有可能是使用「單月使用費」(或稱「單月會籍費用」)計算,這跟訂約時實際繳交的費用,除下來平均每月使用的價格不一樣,通常單月使用費會比較高(因為如果簽比較長的約,健身房通常會給優惠;相較之下這種單月使用的定價,就會比較高),但單月使用費就算比較高,也不能超過契約每月平均價格的2倍[5]。到底違約金算出來是多少,也牽涉健身房應該要退多少錢,甚至會不會真的扣到不用退款,因此,建議消費者確認自己與健身房的契約約定的違約金計算方式,驗證業者的說明有沒有違約、違法。
不過,就算使用期限超過7日,在健身房的使用期限內,消費者還是可以隨時終止契約,要求退還預繳的「部分」款項。提問者提到是自己沒空去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必須繳交契約開始日到終止日的會費,而且業者也可以要求消費者支付提前解約的違約金。消費者預繳的費用,扣掉這些費用、違約金,才是業者要退還給消費者的[4]。
至於違約金計算的方式,有可能是使用「單月使用費」(或稱「單月會籍費用」)計算,這跟訂約時實際繳交的費用,除下來平均每月使用的價格不一樣,通常單月使用費會比較高(因為如果簽比較長的約,健身房通常會給優惠;相較之下這種單月使用的定價,就會比較高),但單月使用費就算比較高,也不能超過契約每月平均價格的2倍[5]。到底違約金算出來是多少,也牽涉健身房應該要退多少錢,甚至會不會真的扣到不用退款,因此,建議消費者確認自己與健身房的契約約定的違約金計算方式,驗證業者的說明有沒有違約、違法。
消費爭議的諮詢、申訴管道
最後,如果遇到健身房的消費爭議,建議可以撥打「1950」全國性消費者服務專線[6]進一步諮詢;如果要申訴,也可以到各地方政府的消費者服務中心[7]申訴,或利用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的網站,線上申請申訴調解:https://appeal.cpc.ey.gov.tw/WWW/Default.aspx。
最後,如果遇到健身房的消費爭議,建議可以撥打「1950」全國性消費者服務專線[6]進一步諮詢;如果要申訴,也可以到各地方政府的消費者服務中心[7]申訴,或利用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的網站,線上申請申訴調解:https://appeal.cpc.ey.gov.tw/WWW/Default.aspx。
延伸閱讀:
法律百科(2020),《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範本》。
王瀚誼律師事務所(n.d.),《疫情期間,用不到的健身房會員可以退掉嗎?》。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2021),《健身房常見消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