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書的實名與匿名規則
判決書裡面,之所以有當事人的姓名只會用甲○○、乙○○代替的情況,主要是為了保護個人的隱私[1]。但根據法院組織法第83條的規定[2],判決書原則上必須公開當事人的姓名。所以,現在可以在網路上查到的判決書,可以看到當事人的全名,但當事人的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地址這些可以辨識特定個人的資料,仍然會保持隱匿。
不過也有例外,例如涉及兒童及少年的案件、性侵害案件,當事人的姓名會被遮蔽起來,或者判決書也不會被公開。
判決書裡面,之所以有當事人的姓名只會用甲○○、乙○○代替的情況,主要是為了保護個人的隱私[1]。但根據法院組織法第83條的規定[2],判決書原則上必須公開當事人的姓名。所以,現在可以在網路上查到的判決書,可以看到當事人的全名,但當事人的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地址這些可以辨識特定個人的資料,仍然會保持隱匿。
不過也有例外,例如涉及兒童及少年的案件、性侵害案件,當事人的姓名會被遮蔽起來,或者判決書也不會被公開。
證人為什麼需要匿名?匿名時所使用的代號有規定嗎?
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刑事案件的證人有人身安全的疑慮,而有保密身分的必要。按照證人保護法的規定,在製作筆錄或相關判決的時候,就會將該名證人的姓名用代號取代[3]。
至於代號的部份,判決書較常使用的代號包含天干、地支,沒有什麼特殊的規定。
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刑事案件的證人有人身安全的疑慮,而有保密身分的必要。按照證人保護法的規定,在製作筆錄或相關判決的時候,就會將該名證人的姓名用代號取代[3]。
至於代號的部份,判決書較常使用的代號包含天干、地支,沒有什麼特殊的規定。
民事判決書與刑事判決書的匿名標準
這個問題原則上應該是會依據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可以公開,至於裁判書類是匿名的標準是什麼,可能會隨著個案的不同而有差別,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案件,都還是要看個案狀況來決定要不要匿名。
以目前可以查詢到的資料來說,僅有法務部的「檢察機關書類公開應行注意事項」有明確的規範哪些情況下應該匿名。法院的判決則沒有特別用規則來統一規定。
這個問題原則上應該是會依據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可以公開,至於裁判書類是匿名的標準是什麼,可能會隨著個案的不同而有差別,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案件,都還是要看個案狀況來決定要不要匿名。
以目前可以查詢到的資料來說,僅有法務部的「檢察機關書類公開應行注意事項」有明確的規範哪些情況下應該匿名。法院的判決則沒有特別用規則來統一規定。
延伸閱讀
楊舒婷(2020),《怎麼看懂判決書?判決書上都記載了什麼內容?(一)——民事判決書》。
楊舒婷(2020),《怎麼看懂判決書?判決書上都記載了什麼內容?(二)——刑事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