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檢舉人請求民事損害賠償嗎?
並不是遭檢舉交通違規、後來成功申訴撤銷罰單,就可以直接推論檢舉民眾是惡意檢舉。檢舉民眾如果不是刻意長期、大量的檢舉,造成被檢舉人為了申訴付出的勞力、還有精神上的痛苦,而只是檢舉一次但遭被檢舉人申訴成功撤銷的話,檢舉民眾是不會有民事責任的。即使是大量的惡意檢舉,也必須要被檢舉人舉證說明自己因此受到名譽與精神上的損害,才有辦法求償[1]。
並不是遭檢舉交通違規、後來成功申訴撤銷罰單,就可以直接推論檢舉民眾是惡意檢舉。檢舉民眾如果不是刻意長期、大量的檢舉,造成被檢舉人為了申訴付出的勞力、還有精神上的痛苦,而只是檢舉一次但遭被檢舉人申訴成功撤銷的話,檢舉民眾是不會有民事責任的。即使是大量的惡意檢舉,也必須要被檢舉人舉證說明自己因此受到名譽與精神上的損害,才有辦法求償[1]。
檢舉人可能成立刑法誣告罪嗎?
刑法誣告罪的要件,是試圖讓他人受到刑事追訴處罰,或者公務員的懲戒處分,並且故意無中生有的虛構事實,向負責刑事追訴或公務員懲戒的公務員申告,才會成立誣告罪[2]。
首先,檢舉交通違規不涉及刑事處罰或公務員懲戒,所以不會符合誣告罪的要件;就算真的涉及刑事處罰或公務員懲戒,如果檢舉人不是明知被檢舉人沒有違規,惡意檢舉或捏造證據陷害被檢舉人,那也還是不會成立誣告罪。
刑法誣告罪的要件,是試圖讓他人受到刑事追訴處罰,或者公務員的懲戒處分,並且故意無中生有的虛構事實,向負責刑事追訴或公務員懲戒的公務員申告,才會成立誣告罪[2]。
首先,檢舉交通違規不涉及刑事處罰或公務員懲戒,所以不會符合誣告罪的要件;就算真的涉及刑事處罰或公務員懲戒,如果檢舉人不是明知被檢舉人沒有違規,惡意檢舉或捏造證據陷害被檢舉人,那也還是不會成立誣告罪。
延伸閱讀:
雷皓明、張學昌(2020),《什麼情況可以告對方「精神賠償」?》。
劉嘉宏(2020),《認識誣告罪》。
喬正一(2020),《刑法誣告罪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