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鄰居居家生活產生的噪音,包括寵物跑跳等,多半不連續發生,也不容易用噪音計測量,所以就像提問人說的,這不是環保局處理的。面對這種「近鄰噪音」,法律上可以透過以下的途徑主張權利:
向管委會投訴
如果擔心一下子就報警,鄰居之間撕破臉,或許可以考慮先向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投訴,請他們先出面制止,如果大樓規約有相關規定,也可以建議管委會依照規約勸說。如果住戶被制止之後也沒有改善,管委會可以報請主管機關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裁罰3,000~15,000元[1]。
如果擔心一下子就報警,鄰居之間撕破臉,或許可以考慮先向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投訴,請他們先出面制止,如果大樓規約有相關規定,也可以建議管委會依照規約勸說。如果住戶被制止之後也沒有改善,管委會可以報請主管機關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裁罰3,000~15,000元[1]。
報警處理
就像提問人說的,居家寵物跑跳聲響並不是環保局的職責範圍,關於近鄰噪音而妨害公眾安寧的問題,是警察職責處理的範圍[2]。因此,法律上的處理方式,仍然是報警請警察前來確認對方製造噪音、喧嘩等,是不是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如果確實如此,警察也可以依法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處以6,000元的罰鍰[3]。
就像提問人說的,居家寵物跑跳聲響並不是環保局的職責範圍,關於近鄰噪音而妨害公眾安寧的問題,是警察職責處理的範圍[2]。因此,法律上的處理方式,仍然是報警請警察前來確認對方製造噪音、喧嘩等,是不是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如果確實如此,警察也可以依法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處以6,000元的罰鍰[3]。
提起民事訴訟
關於製造噪音危害他人的居住安寧,法律上也賦予人民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請求禁止噪音侵入,也可以請求精神上損害賠償[4]。過去也曾有實務見解,認定住戶在深夜放任小狗亂跑,以狗爪摩擦地面產生聲響等,屬於妨害鄰居睡眠及居家環境安寧的行為,判決飼主在夜間不得放任小狗亂跑,因此所造成鄰居精神上的痛苦、損害,也必須賠錢[5]。
不過,如果不分日夜、地點要求他人不可以發出聲音,恐怕也有點超過社會常情,前面提到的這個實務見解,判決也只要求飼主在深夜到清晨之間不可以放任寵物亂跑[6],而非全日限制,可以看出法院也認為應該在合理範圍彼此相互容忍,不可以毫無限制地限縮別人的活動。
關於製造噪音危害他人的居住安寧,法律上也賦予人民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請求禁止噪音侵入,也可以請求精神上損害賠償[4]。過去也曾有實務見解,認定住戶在深夜放任小狗亂跑,以狗爪摩擦地面產生聲響等,屬於妨害鄰居睡眠及居家環境安寧的行為,判決飼主在夜間不得放任小狗亂跑,因此所造成鄰居精神上的痛苦、損害,也必須賠錢[5]。
不過,如果不分日夜、地點要求他人不可以發出聲音,恐怕也有點超過社會常情,前面提到的這個實務見解,判決也只要求飼主在深夜到清晨之間不可以放任寵物亂跑[6],而非全日限制,可以看出法院也認為應該在合理範圍彼此相互容忍,不可以毫無限制地限縮別人的活動。
關於近鄰噪音的處理方式,可以進一步參閱:黃蓮瑛、梁九允(2020),《鄰居的卡拉OK、打麻將等日常生活噪音,該怎麼辦?——近鄰噪音的處理方式》;但具體的個案判斷研析,仍建議備妥相關資料諮詢律師等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