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人您好,以下就您的問題簡單回覆,如果另外有個案需求,也建議諮詢律師,尋求個案的專業服務[1]。
電子煙在法律上管制的現況
電子煙可能涉及的法律
不過,必須另外看電子煙的成分有哪些,才能判斷可能額外涉及到哪些法律。
不過,必須另外看電子煙的成分有哪些,才能判斷可能額外涉及到哪些法律。
藥事法
電子煙如果含有尼古丁成分,就會是受到藥事法管制的藥物[3]。一般來說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取得藥品許可證後,才能製造、輸入或販賣。如果擅自製造、輸入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可能面臨有期徒刑和罰金的刑事責任[4]。
如果是不含尼古丁等成分的電子煙,不會是藥事法所管制的藥物,這時該電子煙就不能宣稱有戒除菸癮、減輕戒斷症狀的療效,否則將被處以罰鍰[5]。
電子煙如果含有尼古丁成分,就會是受到藥事法管制的藥物[3]。一般來說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取得藥品許可證後,才能製造、輸入或販賣。如果擅自製造、輸入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可能面臨有期徒刑和罰金的刑事責任[4]。
如果是不含尼古丁等成分的電子煙,不會是藥事法所管制的藥物,這時該電子煙就不能宣稱有戒除菸癮、減輕戒斷症狀的療效,否則將被處以罰鍰[5]。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如果電子菸含有毒品成分,則會另外涉及到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問題。製造、運輸、販賣、持有、吸食者,會各自依照個案中的毒品分級,而有不同的刑事責任。
如果電子菸含有毒品成分,則會另外涉及到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問題。製造、運輸、販賣、持有、吸食者,會各自依照個案中的毒品分級,而有不同的刑事責任。
各地方政府可能對吸電子煙有不同的規範
以上所討論的法律問題,大多是跟製造、輸入、販賣電子煙的業者有關;如果吸電子煙沒有涉及到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話,則沒有特別的法律責任。
但是在各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中,則有一些地方政府訂定針對電子煙的規範,例如桃園市[6]、臺中市[7]、高雄市[8]。這些地方自治條例針對吸電子煙的行為,會比照菸害防制法的規定,對違法吸電子煙者處以行政罰鍰。
如果是提供、強迫不到18歲的未成年人或孕婦吸電子煙也會有罰鍰;不到18歲的未成年人吸電子煙的話,未成年人跟他們的父母、監護人、實際照顧之人需要接受宣導教育,沒有正當理由而不接受宣導教育的話,則會對父母、監護人處以罰鍰。
以上所討論的法律問題,大多是跟製造、輸入、販賣電子煙的業者有關;如果吸電子煙沒有涉及到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話,則沒有特別的法律責任。
但是在各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中,則有一些地方政府訂定針對電子煙的規範,例如桃園市[6]、臺中市[7]、高雄市[8]。這些地方自治條例針對吸電子煙的行為,會比照菸害防制法的規定,對違法吸電子煙者處以行政罰鍰。
如果是提供、強迫不到18歲的未成年人或孕婦吸電子煙也會有罰鍰;不到18歲的未成年人吸電子煙的話,未成年人跟他們的父母、監護人、實際照顧之人需要接受宣導教育,沒有正當理由而不接受宣導教育的話,則會對父母、監護人處以罰鍰。
吸電子煙會有「刑罰」嗎?
行政罰與刑罰怎麼分?
提問人的問題有提到「如果被定罪,誰的罪比較重」,這邊先釐清法律上的處罰有什麼不同。
提問人的問題有提到「如果被定罪,誰的罪比較重」,這邊先釐清法律上的處罰有什麼不同。
刑罰
違反刑事法規時會受到的處罰,通常是因為嚴重侵害別人重要的法益,所以比起行政罰會較重,涉及剝奪生命或身體自由的處罰。可能的處罰包含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以上5種是「主刑[10]」),以及褫奪公權(是「從刑[11]」)。
違反刑事法規時會受到的處罰,通常是因為嚴重侵害別人重要的法益,所以比起行政罰會較重,涉及剝奪生命或身體自由的處罰。可能的處罰包含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以上5種是「主刑[10]」),以及褫奪公權(是「從刑[11]」)。
電子煙內含毒品成分時,才可能有刑罰的問題
從前面「電子煙在法律上管制的現況」一段所論及的法規可以知道,其實針對吸電子煙的行為,只要裡面不含毒品,最多就只有行政罰鍰。但如果電子煙裡面含有毒品成分,就可能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問題,這邊簡單說明。
從前面「電子煙在法律上管制的現況」一段所論及的法規可以知道,其實針對吸電子煙的行為,只要裡面不含毒品,最多就只有行政罰鍰。但如果電子煙裡面含有毒品成分,就可能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問題,這邊簡單說明。
依毒品分級來看
按照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毒品共分為4級[12],法律責任由重到輕依序是1、2、3、4級。而罰則較重的行為,是製造、運輸、販賣,或者想要販賣而持有,以及以非法方法讓別人施用的行為[13]。施用第1、2級毒品的處罰則相對於前面的行為較輕[14],施用第3、4級毒品的話更僅有行政罰鍰與毒品危害講習的後果[15]。
按照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毒品共分為4級[12],法律責任由重到輕依序是1、2、3、4級。而罰則較重的行為,是製造、運輸、販賣,或者想要販賣而持有,以及以非法方法讓別人施用的行為[13]。施用第1、2級毒品的處罰則相對於前面的行為較輕[14],施用第3、4級毒品的話更僅有行政罰鍰與毒品危害講習的後果[15]。
依吸食者年齡來看
如果吸電子煙的人是18歲以上的人,就會有完整的刑事及行政責任。
如果是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人,是法律上所謂的「少年[16]」。少年如果施用第1、2級毒品,則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會需要進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17],並視情況由少年法院或法庭裁定保護管束[18];或者是另外接受輔導、管教等情況[19]。如果是吸食第3或第4級毒品,則直接回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規定處理,不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20]。
如果吸電子煙的人是18歲以上的人,就會有完整的刑事及行政責任。
如果是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人,是法律上所謂的「少年[16]」。少年如果施用第1、2級毒品,則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會需要進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17],並視情況由少年法院或法庭裁定保護管束[18];或者是另外接受輔導、管教等情況[19]。如果是吸食第3或第4級毒品,則直接回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規定處理,不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規定[20]。
提問人的情況會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回到這個問題,相關人會有什麼法律責任呢?必須要澄清的是,按照問題所能得到的資訊,只有滿18歲、吸食含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的情況,才可能有刑事責任。
回到這個問題,相關人會有什麼法律責任呢?必須要澄清的是,按照問題所能得到的資訊,只有滿18歲、吸食含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的情況,才可能有刑事責任。
提供電子煙的同學
提供電子煙給別人、自己也有吸,如果電子煙裡面沒有尼古丁、毒品等成分,就不會有法律問題,至多只會在特定縣市會受到罰鍰。如果明知電子煙裡面含有毒品成分,則可能另外有引誘他人施用毒品的問題。具體的罰則還需要看是第幾級毒品、以及這位同學是否滿18歲來決定。
提供電子煙給別人、自己也有吸,如果電子煙裡面沒有尼古丁、毒品等成分,就不會有法律問題,至多只會在特定縣市會受到罰鍰。如果明知電子煙裡面含有毒品成分,則可能另外有引誘他人施用毒品的問題。具體的罰則還需要看是第幾級毒品、以及這位同學是否滿18歲來決定。
被慫恿而吸電子煙的同學
如果單純吸電子煙,至多只會在特定縣市會受到罰鍰。未滿18歲的話則需要接受宣導教育。
但若不幸吸食到含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則依毒品分級跟是否滿18歲,會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是不慎吸了含有第1、2級毒品電子煙的初犯,則建議向醫療機構請求治療,將可獲得檢察官的不起訴處分;或少年法院/法庭對少年做出不付審理的裁定[21]。
如果單純吸電子煙,至多只會在特定縣市會受到罰鍰。未滿18歲的話則需要接受宣導教育。
但若不幸吸食到含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則依毒品分級跟是否滿18歲,會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是不慎吸了含有第1、2級毒品電子煙的初犯,則建議向醫療機構請求治療,將可獲得檢察官的不起訴處分;或少年法院/法庭對少年做出不付審理的裁定[21]。
知情不報的同學
至於其他同學,首先因為電子煙不一定會涉及刑事責任,單純知情不報不會有行政責任。即使涉及刑事責任,因為同學們不是依法具有保護、監督義務的人(法律上會說不具有「保證人地位」),所以也不會有法律責任。
至於其他同學,首先因為電子煙不一定會涉及刑事責任,單純知情不報不會有行政責任。即使涉及刑事責任,因為同學們不是依法具有保護、監督義務的人(法律上會說不具有「保證人地位」),所以也不會有法律責任。
延伸閱讀:
法律百科問答(2019),《抽電子煙有無違法??》。
劉立耕(2018),《什麼是毒品犯罪?毒品的分類、處罰程度與矯治方式有哪些?》。
黎勝文(2020),《認識少年保護管束制度(一)──保護管束的概念、對象與方法》。
黎勝文(2020),《認識少年保護管束制度(二)--保護管束的期間與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