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照顧小孩,會構成「遺棄罪」嗎?
父母子女之間有扶養照顧的義務
父母跟子女之間,有扶助、養育、保護的義務,不只是父母對還年幼的子女,子女對年邁需要照顧的父母也一樣[1]。而負擔這種義務的人如果沒有妥適給予照顧,或甚至積極讓應該受到照顧的人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就可能觸犯有義務遺棄罪[2]。
父母跟子女之間,有扶助、養育、保護的義務,不只是父母對還年幼的子女,子女對年邁需要照顧的父母也一樣[1]。而負擔這種義務的人如果沒有妥適給予照顧,或甚至積極讓應該受到照顧的人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就可能觸犯有義務遺棄罪[2]。
遺棄包含積極棄置或消極不照顧的行為
在有義務遺棄罪的情況,遺棄行為可以分成積極、消極的方式。例如將無法自理的嬰兒帶到荒郊野外,讓他無法對外聯繫呼救、不能獲得他人的協助,屬於積極的遺棄。消極的遺棄,則是不餵食、放著不管。
成年人對兒童(未滿12歲)或少年(12歲以上未滿18歲)犯罪,會依據原本的法律規定再加重刑責[3]。
在有義務遺棄罪的情況,遺棄行為可以分成積極、消極的方式。例如將無法自理的嬰兒帶到荒郊野外,讓他無法對外聯繫呼救、不能獲得他人的協助,屬於積極的遺棄。消極的遺棄,則是不餵食、放著不管。
成年人對兒童(未滿12歲)或少年(12歲以上未滿18歲)犯罪,會依據原本的法律規定再加重刑責[3]。
遺棄罪必須要出於故意
除了遺棄行為之外,也確實必須要父母有想要放小孩自生自滅的心態,才會成立遺棄罪。
實務上曾有母親出門找朋友,請自己父母照顧小孩,被父親提出遺棄罪告訴而獲判無罪的例子[4]。以及讓小孩自己洗澡而自行處理家務,但小孩卻溺水的案例,在該案中因為被告的心態是出於「應該可以放孩子自己洗」而不是「讓孩子自生自滅」,所以不是用有義務遺棄罪相關規定處罰,而是涉及過失致死罪的問題[5]。
除了遺棄行為之外,也確實必須要父母有想要放小孩自生自滅的心態,才會成立遺棄罪。
實務上曾有母親出門找朋友,請自己父母照顧小孩,被父親提出遺棄罪告訴而獲判無罪的例子[4]。以及讓小孩自己洗澡而自行處理家務,但小孩卻溺水的案例,在該案中因為被告的心態是出於「應該可以放孩子自己洗」而不是「讓孩子自生自滅」,所以不是用有義務遺棄罪相關規定處罰,而是涉及過失致死罪的問題[5]。
留下未滿6歲的小孩在家,會被處罰鍰
父母、監護人,或者其他實際照顧兒少的人,不可以將6歲以下兒童放在家中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例如讓7歲的哥哥姐姐照顧2歲的弟弟妹妹)[6]。違反規定的話會被處3千元到1萬5千元新臺幣罰鍰。
父母、監護人,或者其他實際照顧兒少的人,不可以將6歲以下兒童放在家中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例如讓7歲的哥哥姐姐照顧2歲的弟弟妹妹)[6]。違反規定的話會被處3千元到1萬5千元新臺幣罰鍰。
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
由於您的問題涉及到具體個案的情況,以及在您的個案中是否及如何訴諸具體的法律行動。例如如何撰寫法律書狀、如何舉證,以及過程中可能有需要注意法律上時效、費用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士,視您的具體情況提供諮詢或服務。
法律百科是共享知識的平臺,並未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及法律服務媒合。建議您參考問答:《除了在法律百科網站提問與直接找律師協助以外,請問哪裡可以找到面對面法律諮詢的管道?》當中列出的法律諮詢資源,文章:《我需要找律師嗎?有什麼管道可以找律師或是尋求法律諮詢呢?(下)》,尋求專業律師的服務。
針對語言方面的困難,則建議可以尋求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助,詢問是否有針對非中文母語使用者的服務。
由於您的問題涉及到具體個案的情況,以及在您的個案中是否及如何訴諸具體的法律行動。例如如何撰寫法律書狀、如何舉證,以及過程中可能有需要注意法律上時效、費用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士,視您的具體情況提供諮詢或服務。
法律百科是共享知識的平臺,並未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及法律服務媒合。建議您參考問答:《除了在法律百科網站提問與直接找律師協助以外,請問哪裡可以找到面對面法律諮詢的管道?》當中列出的法律諮詢資源,文章:《我需要找律師嗎?有什麼管道可以找律師或是尋求法律諮詢呢?(下)》,尋求專業律師的服務。
針對語言方面的困難,則建議可以尋求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助,詢問是否有針對非中文母語使用者的服務。
延伸閱讀:
黃博聖(2021),《血濃於水——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違背義務遺棄罪》。
黃珮瑜(2020),〈獨留嬰兒在家,會有刑責嗎?〉,《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張學昌(2020),《法律扶助是什麼?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