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僱律師、行政同事加班後可以領加班費或選擇補休
受僱律師和行政同事都是勞工
勞工,是指受雇主僱用,依照指示工作而獲得工資的人[1]。律師事務所裡的行政、法務人員等,原則上都是被僱用、工作獲得報酬的人,屬於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的勞工。至於受僱律師,雖然曾經不適用勞基法,但在2014年4月1日起也納入勞基法的適用[2],所以不管是受僱律師或是行政同事,都是勞基法的勞工。
相關說明可以進一步參考:陳俊愷(2021),《保險業務員、醫師或律師,是勞工嗎?》。
勞工,是指受雇主僱用,依照指示工作而獲得工資的人[1]。律師事務所裡的行政、法務人員等,原則上都是被僱用、工作獲得報酬的人,屬於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的勞工。至於受僱律師,雖然曾經不適用勞基法,但在2014年4月1日起也納入勞基法的適用[2],所以不管是受僱律師或是行政同事,都是勞基法的勞工。
相關說明可以進一步參考:陳俊愷(2021),《保險業務員、醫師或律師,是勞工嗎?》。
加班後可以領加班費或換補休
既然身為勞工,就可以享有勞基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保險條例、性別工作平等法等法律的保障。依照勞基法,勞工加班雇主就必須給加班費[3]。
除了加班費以外,有些雇主會提出希望用補休換加班費的要求,這必須在勞工加班「後」,由勞雇雙方協商同意以補休的方式代替加班費[4]。必須注意是要在加班後,讓勞工選擇加班費或補休;如果雇主強制勞工補休,不給加班費,是違法的行為,會面臨2萬~100萬元的罰鍰[5]。
因此,身為勞工的受僱律師和行政同事,在加班後可以領取加班費,或與老闆協商是否改換成補休。尤其在事務所工作最容易遇到勞動節要上班的問題:受僱律師、行政人員可以放假,但法院、檢察署沒放假,有時要開庭、收發函文書狀等,導致勞動節當天必須出勤,這時候老闆就要加發班費,或由雙方協商讓勞工在其他工作日補休。
既然身為勞工,就可以享有勞基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保險條例、性別工作平等法等法律的保障。依照勞基法,勞工加班雇主就必須給加班費[3]。
除了加班費以外,有些雇主會提出希望用補休換加班費的要求,這必須在勞工加班「後」,由勞雇雙方協商同意以補休的方式代替加班費[4]。必須注意是要在加班後,讓勞工選擇加班費或補休;如果雇主強制勞工補休,不給加班費,是違法的行為,會面臨2萬~100萬元的罰鍰[5]。
因此,身為勞工的受僱律師和行政同事,在加班後可以領取加班費,或與老闆協商是否改換成補休。尤其在事務所工作最容易遇到勞動節要上班的問題:受僱律師、行政人員可以放假,但法院、檢察署沒放假,有時要開庭、收發函文書狀等,導致勞動節當天必須出勤,這時候老闆就要加發班費,或由雙方協商讓勞工在其他工作日補休。
勞動檢查會檢查律師、會計師事務所
勞動檢查的對象是適用勞動基準法僱用勞工的機構(法律上稱為「事業單位[6]」),並不限於公司,就算是基金會、商業行號等,都是勞動檢查的對象,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當然也不例外。
況且這些單位也可能發生勞工加班沒拿到加班費、加班超時[7]、雇主沒有準備勞工出勤簿、打卡紀錄[8]等等違法行為,因此,可以透過勞動檢查確認雇主有沒有遵守勞動法令,保障勞工權益。實際上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的違法紀錄,也可以透過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以「事務所」或其他相關關鍵字查得。
查詢系統的使用方式,可以參考:法律百科(2021),《求職找工作時,除了面試時現場觀察,我可以查詢這間公司有沒有違法或不良紀錄嗎?》。
勞動檢查的對象是適用勞動基準法僱用勞工的機構(法律上稱為「事業單位[6]」),並不限於公司,就算是基金會、商業行號等,都是勞動檢查的對象,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當然也不例外。
況且這些單位也可能發生勞工加班沒拿到加班費、加班超時[7]、雇主沒有準備勞工出勤簿、打卡紀錄[8]等等違法行為,因此,可以透過勞動檢查確認雇主有沒有遵守勞動法令,保障勞工權益。實際上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的違法紀錄,也可以透過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以「事務所」或其他相關關鍵字查得。
查詢系統的使用方式,可以參考:法律百科(2021),《求職找工作時,除了面試時現場觀察,我可以查詢這間公司有沒有違法或不良紀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