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您的提問,我們的理解是:您希望知道「實務如何如何判斷家暴中的精神暴力」。
然而,個案精神暴力的證明不容易,需仰賴證據及當事人陳述,每個案子各有複雜度,並不是法律百科平臺能具體解決的。
以下提出一些家庭精神暴力的介紹,希望您閱讀後有幫助。
言詞虐待
用言語脅迫、恐嚇,企圖控制被害人。包括謾罵、吼叫、侮辱、諷刺、恫嚇、威脅傷害被害人或其親人、揚言使用暴力等行為。
例如辱罵三字經、謾罵對方的無能愚蠢、恐嚇殺死全家、威脅再也見不到小孩等語言。
用言語脅迫、恐嚇,企圖控制被害人。包括謾罵、吼叫、侮辱、諷刺、恫嚇、威脅傷害被害人或其親人、揚言使用暴力等行為。
例如辱罵三字經、謾罵對方的無能愚蠢、恐嚇殺死全家、威脅再也見不到小孩等語言。
心理虐待
如竊聽、跟蹤、監視、冷漠、鄙視、羞辱、不實指控、破壞物品、試圖操縱被害人等,足以使對方畏懼或心生痛苦的各種舉動;另外,不當的過度關愛,給對方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也可能造成心理的虐待。
如竊聽、跟蹤、監視、冷漠、鄙視、羞辱、不實指控、破壞物品、試圖操縱被害人等,足以使對方畏懼或心生痛苦的各種舉動;另外,不當的過度關愛,給對方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也可能造成心理的虐待。
性虐待
強迫特別的性活動、逼迫觀看性活動、色情影片、圖片等。
強迫特別的性活動、逼迫觀看性活動、色情影片、圖片等。
精神暴力的蒐證
受到精神暴力的傷害不容易從外觀看出來,蒐證較困難,可以嘗試以下方法[3]:
受到精神暴力的傷害不容易從外觀看出來,蒐證較困難,可以嘗試以下方法[3]:
精神門診診斷書
錄音:一般錄音與電話錄音
人證
應盡可能留下使被害人感到恐懼的證據,例如:噴漆、簡訊、對話紀錄等。
如何認定確實受到精神暴力?
如果行為會讓行為對象感到痛苦畏懼,就屬於精神上不法侵害的行為,也就是精神暴力。但是因為家庭成員間關係密切,對於彼此生活、個性、喜惡深刻瞭解,在判斷有沒有構成精神上不法侵害時,除了參考社會上一般客觀標準,還要考量被害人主觀上是否因加害人行為,產生痛苦恐懼或不安[4]。
受到精神暴力或精神虐待的痛苦很主觀,通常只有當事人才能瞭解真正情況。法官只能依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與當庭的論述,個案判斷。
如果行為會讓行為對象感到痛苦畏懼,就屬於精神上不法侵害的行為,也就是精神暴力。但是因為家庭成員間關係密切,對於彼此生活、個性、喜惡深刻瞭解,在判斷有沒有構成精神上不法侵害時,除了參考社會上一般客觀標準,還要考量被害人主觀上是否因加害人行為,產生痛苦恐懼或不安[4]。
受到精神暴力或精神虐待的痛苦很主觀,通常只有當事人才能瞭解真正情況。法官只能依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與當庭的論述,個案判斷。
延伸閱讀:
1. 謝宜霓(2022),《什麼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對象》。
2. 杜昀浩(2023),《一次看懂如何聲請保護令——聲請通常保護令、暫時保護令與緊急保護令的文件、流程及內容》。
我姐假藉對我姪子(也就是她自己的兒子)好的名義,一直做出讓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我姪子有領自閉症手冊,本來就跟一般小孩不同,我姐為了讓他變成一般小孩,有時情緒會失控,各種大小聲、打小孩,連同旁邊的家人朋友也會一起受牽連,我個人是覺得我姐有精神上的問題,我也照顧過我姪子,雖然顧小孩有時會崩潰,可是小孩是無辜的,竟然生出來就有責任要顧,自己的情緒要控制好,我在家的時候,我姐會克制一點,但我不在家的時候呢?我真的擔心我姐情緒失控可能把她兒子給怎麼了⋯⋯這我真的不敢想,可是我姐做的出來。
這種情況下,我要怎麼幫助我姪子?
成績不好就會被鎖在門外一段時間,且不能離開家門口。
已造成孩子有厭食、憂鬱的傾向。但家長似乎不以為意,仍以不合理方式要求孩子的生活方式。
除了家裡、補習班,其他地方都不能去,也沒有通訊設備。
曾被父親打過,有施暴照片留證,但沒驗傷。
孩子才13歲,對於通報家暴,未來如何生活也有很多擔心的問題。
對這孩子感到很心疼,但也無力幫助。
想請問有什麼建議的方式可以幫忙到他呢?
參考衛福部的網站,建議隨時撥打24小時保護專線「113」,或是直接找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尋求協助(https://www.mohw.gov.tw/cp-190-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