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人您好:
以下僅就法律規定與相關機關意見簡單做說明,法律百科未提供個案諮詢服務,且由於您的問題涉及到消費糾紛,建議尋求您購買商品地的消保單位協助。
鑑賞期的適用範圍
一般俗稱的鑑賞期,是消費者保護法(一般簡稱消保法)為了保障消費者,所設定的「無條件解約權」,確保消費者不至於在倉促、無法充分檢查、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購買商品[1],因此吃虧的情形。
而這樣的情況除了「通訊交易」(包含現在通行的網路購物,或者早期的郵購)以外,還有所謂的「訪問交易」,也就是業者沒有經過消費者邀約,而上門到消費者的住處,或者在街頭、其他場所進行銷售的交易[2]。常見的型態,如知名化妝品業者業務會在路上隨機要求消費者協助填寫問卷、趁機推銷,而這種情況是能行使解約權的[3]。
一般俗稱的鑑賞期,是消費者保護法(一般簡稱消保法)為了保障消費者,所設定的「無條件解約權」,確保消費者不至於在倉促、無法充分檢查、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購買商品[1],因此吃虧的情形。
而這樣的情況除了「通訊交易」(包含現在通行的網路購物,或者早期的郵購)以外,還有所謂的「訪問交易」,也就是業者沒有經過消費者邀約,而上門到消費者的住處,或者在街頭、其他場所進行銷售的交易[2]。常見的型態,如知名化妝品業者業務會在路上隨機要求消費者協助填寫問卷、趁機推銷,而這種情況是能行使解約權的[3]。
在展覽會場被推銷,屬於訪問交易嗎?
如提問中問及的婦幼展,或者是各種展覽(書展、寵物展、廚具展、婚紗展、旅展、寢具展),過去曾有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回覆函的見解,認為如果消費者是受到業者邀約或廣告吸引,而主動到展覽會場,不符合訪問交易的定義,即使在展覽上買東西,也無法在7日內解除契約[4]。
不過,晚近的消保單位見解則認為,即使消費者主動到展覽會場,也不一定代表是同意被邀約到特定櫃位購買商品,所以在展覽會場受到特定業者的推銷話術而購買,也還是能在7日內解除契約[5]。
如提問中問及的婦幼展,或者是各種展覽(書展、寵物展、廚具展、婚紗展、旅展、寢具展),過去曾有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回覆函的見解,認為如果消費者是受到業者邀約或廣告吸引,而主動到展覽會場,不符合訪問交易的定義,即使在展覽上買東西,也無法在7日內解除契約[4]。
不過,晚近的消保單位見解則認為,即使消費者主動到展覽會場,也不一定代表是同意被邀約到特定櫃位購買商品,所以在展覽會場受到特定業者的推銷話術而購買,也還是能在7日內解除契約[5]。
延伸閱讀:
李昕(2023),《什麼是七日鑑賞期?哪些例外情況不適用七日鑑賞期?》。
雷皓明、張學昌(2023),《在實體店面購物有鑑賞期可以退貨嗎?》。
法律百科作者(2022),《網路上請人代購,適用七日鑑賞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