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由法律百科編輯朱繼亨回答)
本文僅以「節稅」的角度作答,如有個案疑慮或辦理贈與的行政程序問題,請另洽專業地政士或會計師諮詢。
贈與稅免稅額是每人每年220萬元,贈與稅率最低10%[1]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可以從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20萬元[2]。
也就是說,父母如果要將房子贈與給子女,每年各享贈與稅220萬元免稅額。當贈與標的物為現金、股票時,贈與價值是依其實際價值或股票當日交割收盤價計算;若贈與標的物為房屋、土地時,贈與價值則依據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及土地的公告現值計算。
也就是說,父母如果要將房子贈與給子女,每年各享贈與稅220萬元免稅額。當贈與標的物為現金、股票時,贈與價值是依其實際價值或股票當日交割收盤價計算;若贈與標的物為房屋、土地時,贈與價值則依據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及土地的公告現值計算。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如果贈與總額在二千五百萬元以下者,扣除免稅額之後,課徵贈與稅百分之十[3]。
「房地產到底該如何分配給子女」是很多父母苦惱的事情,較常見的有三種作法:
直接將房地產贈與給子女。
將房地產透過低價出售給子女。
轉賣房地產後以現金贈與子女。
上述三個方法,哪個比較節稅呢?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會計師吳能吉表示,不動產贈與金額的計算,土地按公告土地現值、房屋按房屋評定現值。依目前的規定,兩者都可能低於市價。另外,在2016年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後,房屋交易實際利得也要納入課稅[6]。因此,直接使用「房地產贈與」的方式,可能沒想像中那麼節稅。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協理王瑞鴻表示,若想使用房屋贈與方式的話,建議可以先評估「贈與房地產之後,子女會不會馬上賣掉?」他分析,因房地合一新制的稅率,會隨著持有時間增加而減少,因此,持有時間越長,稅率越低,對民眾會越有利[7]。
簡單來說,如果贈與房地產後,子女仍願意長期持有,可以用房屋贈與方式較有利。相反的,如果子女不想長期持有,可能就要考慮將房地產透過低價出售給子女或轉賣房地產後以現金贈與子女。(這裡還要考量子女是否已成年,如果父母親為未滿20歲的子女購買房地產,也有可能被課徵贈與稅[8])。
實務上常見「分年贈與」和其他節稅手段
如前述,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可以從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20萬元。
因此實務上常有將房地產以移轉部分持分之方式逐年贈與,以達贈與稅之免稅或節稅目的。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死亡前兩年贈與的財產,仍需被計算「遺產稅[9]」,所以若想透過贈與方式傳承資產,必須及早規劃才能達成節省贈與稅和遺產稅的目的[10]。
另,坊間也常見附有負擔的贈與,或由小孩貸款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子[11]。也有父母會以「信託管理」方式,例如與銀行簽訂資產分配計劃,將信託財產每年按比例分配給子女[12]。這些方法均各有優劣,需視不同個案規劃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