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個人資料?
可以直接或間接與其他資料相互比對組合中辨認出是特定某個人的資料,就會是受個人資料保護法保護的個人資料[1]。
對一般人來說,比較明顯好想像的會是姓名、身分證字號、指紋等。至於其他資料,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明確列舉出來的:出生年月日、護照號碼、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也都會是個人資料;如果不屬於這些項目的話,就需要看每個具體特定是什麼情況,才能做判斷。
更多的說明,請見本站:韓瑋倫(2019),《哪些資料是個人資料?判斷標準是什麼?》。
可以直接或間接與其他資料相互比對組合中辨認出是特定某個人的資料,就會是受個人資料保護法保護的個人資料[1]。
對一般人來說,比較明顯好想像的會是姓名、身分證字號、指紋等。至於其他資料,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明確列舉出來的:出生年月日、護照號碼、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也都會是個人資料;如果不屬於這些項目的話,就需要看每個具體特定是什麼情況,才能做判斷。
更多的說明,請見本站:韓瑋倫(2019),《哪些資料是個人資料?判斷標準是什麼?》。
受到特別保護的個人資料--特種個人資料
的確有一些資料是受到特別保護,被稱為特種個人資料,包括: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2]。
這樣的特種個人資料,原則上不能針對特種個人資料加以蒐集、處理或利用,除非符合例外的情況,更多的說明,請見本站文章:韓瑋倫(2019),《有哪些資料是受到特別保護的特種個人資料?應如何合法運用這些資料?》。
的確有一些資料是受到特別保護,被稱為特種個人資料,包括: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2]。
這樣的特種個人資料,原則上不能針對特種個人資料加以蒐集、處理或利用,除非符合例外的情況,更多的說明,請見本站文章:韓瑋倫(2019),《有哪些資料是受到特別保護的特種個人資料?應如何合法運用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