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紅的Midjourney再度掀起AI繪圖的浪潮[1]!
Midjourney是一款AI製圖工具,只要輸入文字,透過演算法即可產出相對應的圖片,透過關鍵字讓AI工具把腦袋想法具象化(如圖1)。
以圖1為例,只輸入了7個關鍵字(如圖2)就完成,幾乎半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幅畫。
不過這也不禁讓人好奇,AI繪圖有著作權嗎?臺灣承認AI繪圖的著作權保護嗎?就要從著作權保障範圍說起。
臺灣著作權法第1條明確規定著作權的立法目的是在於「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2]」。從法條不難看出著作權的保障對象限於「人類」的作品,原因在於著作權的核心觀念在於保護人類的創意表達。
臺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也明確表達著作必須出自於自然人或法人,創作才能受到著作權保護。若是由機器、技術所產生的智慧成果,原則上無法享有著作權[3]。
但AI繪圖是否受到著作權保障的問題在於:到底輸入關鍵字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算出圖片,該圖片的著作主體是人類還是AI技術呢?
有趣的是,近幾年AI與人一起完成的作品越來越多,彼此在作品上的參與度也各有不同,那如果AI跟人都有互相參與該怎麼認定?這邊可以分為「AI是輔助創作」及「AI是獨立創作」兩類。
這是指作品仍是以人類為主要貢獻者,AI僅為人類創作的輔助工具,例如機器只是單純被動接受人為操作。在此種情境下,因為仍有人類的精神及情感的參與,因此受到著作權保障。
這則是指由AI獨立生成的作品。例如關於自動音樂生成,智慧財產局就曾表態,使用自動音樂系統所生成的音樂,如果只是透過機器或系統以自動運算方式所產生的結果,沒有經過人類投入原創性及創作性,恐怕就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4]。
回到Midjourney AI繪圖的例子,可以推測後續實務會有兩派見解,若認定Midjourney作品中AI是輔助創作的工具,人類輸入字元、指令的動作就足以代表是人類的原創展現,則Midjourney作品有著作權;若認為作品非出自於人類所作的作品、或是人類干預程度極低,就屬於AI的獨立創作,不受到著作權保障。
以筆者自己操作Midjourney後的實際心得,筆者認為雖然使用者可以輸入特定關鍵字,但關鍵的圖片製作過程主要仍是依靠AI繪圖完成,使用者對於AI完成品的掌握度並不是太高,例如多次輸入一樣的關鍵字跑出來的圖會大不相同,又例如許多作品是由使用者輸入「問題」讓AI給你圖片式的「答案」,像是宇宙的起源長什麼樣子等等,實際上一些抽象性的關鍵字都是靠著演算跑出圖片。
在Midjourney這樣的AI生成藝術案例中,AI繪圖到底是扮演著創作工具的輔導角色還是獨立創作的主導角色,似乎陷入了爭議。已知的是,直接論定所有AI繪圖有著作權或沒有著作權,是不太精確的說法,AI繪圖中AI與人類的分工及參與程度很多元,區分「AI是輔助創作工具」與「AI是獨立創作」才是判斷作品是否有著作權的關鍵,而這有賴法院判決慢慢累積多數穩定的見解。
隨著AI生成作品精緻程度越來越高,應用程度也越來越廣泛,相信科技帶來的經濟效益勢必會促使著作權法的進一步發展,把標準解釋的更加細緻化,讓AI技術相關應用的美術、音樂、文學作品的著作權判斷更明確。
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