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駕駛車輛卻發生車禍,為什麼因為沒有盡到注意義務,而要負刑責?


文:紀岳良(認證法律人)

刊登於

最後更新於

A結束夜市擺攤,在半夜裡開著小發財車,在速限內順向沿著蜿蜒的陽金公路前行,一路寂靜無聲,薄霧綿延;突然,A眼前一閃,強光伴隨著刺耳的刮地聲,A急踩煞車,車頭立刻傳來強烈衝擊聲。A下車察看,發覺是B騎乘普通重型機車,失控摔車穿越車道撞擊到A的車底,B因僅戴瓜皮帽,劇烈碰撞下腦漿四溢當場死亡。

B的家人聞後哀傷不已,認為一切都是A害的,堅持追究到底。半年後,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認為A沒有違反交通規則無過失,但承辦檢察官以A「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車前狀況並閃避,認為A有過失,因此以過失致死起訴A。

A很疑惑,自己沒有違反交通規則,也立即踩煞車,為什麼還有罪?

一、遵守交通規則而發生車禍,仍可能有刑事過失責任(見圖1)

圖1 為什麼按照交通規則駕駛, 還是有可能成立刑法上的過失犯呢?||資料來源:紀岳良 / 繪圖:Yen
圖1 為什麼照交通規則駕駛, 還是有可能成立刑法上的過失犯呢?
資料來源:紀岳良 / 繪圖:Yen


刑法第14條第1項[1]規定「……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意思指當人們在做任何事時,都要注意行為時有沒有可能去損害會或傷害他人,法律用語叫做「注意義務」。

那到底怎麼判斷人們做特定行為有沒有盡到「注意義務」,因此要負過失責任呢?最通常的就是去看散落在各個法規的注意規則,具體指出在特定情況下,人們應該遵守哪些事情;反之,如果沒有遵守並造成他人損傷,可能就有相對應的刑事責任。對於汽車駕駛人來說,諸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對「速限[2]」、「遵守號誌[3]」等規定,文字上具有明確的數字或是情況可以判斷。

但有些注意義務的規範,並不具體或甚至不成文[4],所以縱使看起來沒有違反行政法規(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也沒對應的行政罰則,仍然可能因為屬於刑法上「未注意」而有過失;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違規,只是難以具體特定,看來只是一種告誡,所以一般人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規定,就如同下段所提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3項[5],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遵守交通規則行車,仍有義務注意避免車禍的發生

我們可以試著想想,假設不違反交通安全規則就等同於無過失,順著這個想法,那我們可以接受駕駛人「閉著眼睛,按照速限及號誌行車」或者「按照速限及號誌行車,遠遠的看到前方有人逆向走來,不立即閃躲,卻依然慢條斯理的駕駛以致閃避不及撞上對方嗎?」,這兩種情況,相信大部分的人直覺難以接受,內心大概會想:「有能力避免,為什麼不避免」。

因此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3項,就抽象規定駕駛人要注意車前狀況,也要隨時避免事故的發生。所以如果車禍發生後,檢察官認為沒有違反交通安全規則的一方,在車禍發生前,其實還是疏忽注意車前狀況或者不盡力避免事故發生,就可能會以刑法過失傷害或致死[6]起訴行為人

三、檢察官應具體證明有未盡注意義務的情況,而非由被告舉證自己已盡注意義務

車禍經鑑定沒有過失的一方,通常會被另一方爭執「沒有注意車前狀況」,不過鑑定意見書並不當然拘束檢察官或法官的認定,檢察官或法官仍可以參考其他證據後而認為構成過失而起訴或做有罪判決[7]

但無論如何,每個刑事案件中,車禍一方是否有「未注意車前狀況」或「能閃避卻沒閃避」的情況,依無罪推定原則,都必須由檢察官加以詳細舉證,檢察官不能空泛推論,而反過來要求被告要證明自己已經盡可能注意了[8]

四、A應促使法院命檢察官證明A怎麼未盡「注意義務」,並說明自己不可能有時間閃避

回到本案,檢察官在起訴時就需要充分證明A「未注意車前狀況」,若無法提出充分證據,且檢察官在審理中也未提出其他證明,法院依無罪推定原則,即應為無罪判決;而同時A也可以積極提出有利自己的論理,說服法官心證認為他/她在這樣的情況下是無可避免車禍發生的。

另外,有時候如果一方違規,但該違規行為和對方受傷無關,也不一定有罪[9]。例如案例中假設A有超速,但如果法院認為就算A按照速限行使,仍然會發生一樣的狀況,此時A的超速行為和B死亡的結果無關,因此A仍然無罪。

person
person
高峰(進階會員) 2020-05-21 04:27:08
本人為汽車駕駛,停等紅綠燈之內車道第一部車,燈號轉換,啟動,打方向燈欲往右變換車道,馬路為兩線道,我時速約30,對方機車自承時速約50,未碰撞,機車自摔,遭提告起訴暨求償...何解?
person
蔡忠良(進階會員) 2020-08-12 01:33:02
應該讓肇事者負起100%責任並須提供無辜駕駛車輛修理與心理賠償!!
person
Leetaile(進階會員) 2021-01-31 05:41:22
上文提及:「閉著眼睛,按照速限及號誌行車」或者「按照速限及號誌行車,遠遠的看到前方有人逆向走來,不立即閃躲,卻依然慢條斯理的駕駛以致閃避不及撞上對方嗎?」,我認為是要檢討“逆向走來的人”,況且一般道路上會逆向的用路人不可能比順向用路人多,不應該只為這小部分人讓合法駕駛人可能冠上“應注意而未注意”的罪名。“應注意而未注意”豈不是變相保護人逆向走在道路上?
person
LU0008843(一般會員) 2021-09-28 05:29:49
Leetaile 你要這樣想:如果有人逆向走來,他距離你 500 公尺,你明顯可以閃避,但你不想閃,你就是想撞他,你當場把他撞死,然後法院判你無罪。你覺得這樣的法律合理嗎?
如果你覺得不合理,那 "應注意而未注意" 就是合理的罪名。

法律並沒有不檢討逆向走來的人。逆向走來會被罰,也會有肇事責任。但他做錯事,不代表你可以對他想怎樣就怎樣。他做錯事,法律會給他符合比例的處罰,而不是他逆向就應該被撞死。他做錯事,不代表你也要做錯事,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person
匿名(一般會員) 2022-12-04 00:00:49
i因為我是車禍當事人, 想請問一下, 就是i. 被害人要求賠償太高, 但是我們已經調解了我還可以再上訴嗎, 因為那天開庭檢察官有啦照相的, 照片給我看但是, 我印像中記得, 我記得我闖紅燈的時候, 我是在前面他是在我後面, 啊為什麼檢察官那邊是, 他在前面我在後面因為相差不對, 那我是不是可以要求非常上訴, 還有他的估價單, 你要求太高了我也有給法觀看, 謝謝阿彌陀佛
person
紀岳良(認證法律人) 2022-12-05 02:33:58
匿名的大大,依您的敘述,建議您直接諮詢信任的律師
相關文章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