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於
A的妻子B與A的友人C,趁A在不家時在A家裡通姦,正巧被臨時回家的A撞見。C看到A就嗆聲:「B說跟我比較有感,你還是放棄吧。」A聽見後一時失去理智拿刀將C砍死。
如果A主張自己是在義憤的情況下殺人,那麼A可以成立義憤殺人罪嗎?義憤殺人和殺人罪應該怎麼分辨?
一、什麼是殺人罪?
當行為人基於殺人的故意對被害人作出一個殺害行為時,會構成殺人罪,依法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1]。
(一)被害者必須是人
殺人罪的「人」是指已經能夠「獨立呼吸」且「尚未腦死」的被害者。所以如果殺害的是胎兒或是屍體,都不會構成這裡的殺人罪。
人和胎兒的區別是,當胎兒能夠不依靠生母,獨立呼吸時才是成為人的起點[2];另外,人和屍體的區別,有法院與學者認為要依照人是否已屬腦死狀態為判斷標準[3],即便還有呼吸,但只要呈現腦死的狀態,就已經算是死亡了。
(二)須有殺人的故意
行為人可能主張他原本並沒有殺人的意思,他原本只是想傷害被害人,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被害人結果會死掉。
法官在事後審判時,行為人行為時內心的想法已不可能重現,所以法官在判斷時,只能從事後的各項證據去判斷。例如行為人的動機、行為人使用的凶器、被害人的受傷部位是否為致命部位這些間接證據去判斷行為人當初是否有殺人故意[4]。
二、什麼是義憤殺人罪?
義憤殺人罪也是行為人基於殺人的故意對被害人作出一個殺害行為,但不同的是行為人殺人時是當場出於「義憤」。義憤殺人罪刑度較殺人罪輕,主要是因為立法者考量行為人行為當下受侮辱或冒犯導致情緒失控,無法期待行為人可以忍耐,所以給它相對於殺人罪較輕的量刑,依法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5]。
(一)義憤是什麼意思?
法院在認定行為人是否屬於激於義憤時,會看是不是被害人曾先做出一些可能引發眾怒的不義行為[6],例如案例中和行為人的妻子通姦被發現後還出言嘲諷行為人、或是行為人看到媽媽被爸爸家暴。如果被害人的行為雖然會讓行為人生氣,但並不是一般人客觀上都無法容忍的情形,行為人此時就不能主張是出於義憤,例如被害人酒後向行為人借錢不成而恐嚇行為人,行為人因此心生不滿殺掉被害人,這並不是一般人客觀上都會失去理智的狀況,不算這裡的義憤殺人[7]。
此外,被害人嘲諷或侮辱行為的對象,必須是針對行為人,或是和行為人很親近的人[8]。
(二)義憤有時間範圍嗎?
有時行為人不是在義憤情況的當下殺人,而是在距離不遠或時間很接近而因義憤殺人時,這時仍然可能成立義憤殺人罪,例如丈夫返家看見小王與自己的太太通姦,小王立刻向外逃跑,丈夫追上去後將小王殺害[9]。
相反的,如果只是單純因為不高興被害人回話的內容或是有其他因素介入,導致行為人自己突然發怒、失去理智時,並不是這裡所謂的義憤殺人[10]。例如,行為人撞見通姦場景時並未當場行兇,反而是先給予被害人幾分鐘換衣服,之後被害人又再跟行為人發生其他口角,行為人這時才動手殺人,此時就不算是義憤殺人[11]。
三、結論
A撞見他的妻子B和C趁他不在時在家通姦,當場又遭到C挑釁,因當下的情況屬於一般人客觀上都可能失去理智的情況,A在這種情況下殺死了C,A可以主張他所犯的罪是義憤殺人罪,罪刑會比一般的殺人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