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案件的發生,有可能屬於隨機暴力事件,也有可能是朋友或近親濫用你的信任來傷害你。
若屬於隨機暴力事件,受害者應盡速報警,尋求警方庇護與製作筆錄;若是配偶、近親或是其他親密關係,不論是現任或前任,除了報警以外,還可以嘗試向法院聲請保護令[1],暫時隔離危險[2]。
性侵害案件往往具有隱密性,事發當下可能處於暗室或無人經過的處所,除了使得受害者孤立無援,也使得犯罪的證明相對困難。
受害者在確認自己安全以後,即便心理、生理上有諸多不便與痛苦,建議不要優先清潔和更換衣物,直接前往醫院。目的除了治療傷勢以外,也一併驗傷、取證,以利日後提出告訴、追究加害者責任。
依照經驗,清潔後難以取得有利證據,若涉及藥物性侵,約莫3至4日即由身體自然代謝,無法採集相關證據,因此建議受害者在案發後盡速到醫院進行治療、驗傷與取證。驗傷或其他健保不給付的醫療項目,目前各地政府大多有立法補助費用[3],受害者無須擔心。
依照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1條[4],所有採證都需要經過受害者同意。採證的過程包含採取衣物上的細微物證、私密部位的異物或毛髮、陰道、肛門內的檢體等,以及針對外傷的照相取證。若涉及藥物性侵,可能還會進行血液尿液的採集。雖然過程可能艱辛或帶來二次傷害,但還是建議受害者選擇同意,證據越充分,越有可能追究加害者的責任。
性侵害加害者除了刑事上要承擔犯罪責任,民事上也要承擔對受害者造成的財產、健康、精神賠償責任。
受害者在上述程序以後,可整理相關證據,例如驗傷時獲得的毛髮、檢體證據,或是在案發後曾聽你陳述事件事實的近親好友,作為補充你證詞的人證,向警察機關、檢察機關提出告訴,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責任;其次,整理相關的醫療單據,一併向法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索取醫療費的支出以及精神上的損害賠償。
除了向檢警、法院提出法律追訴程序,過程中也可以向各地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尋求社工的幫助,我國還有如勵馨基金會提供各地性侵受害者後續協助。
最有效的或許是親友的支持,受害者如果有需要也不要害怕尋求幫助。法律程序只能替你爭取法律權益以及追究法律責任,但時光不會倒流,性侵害案件發生後,如何撫平傷痕、繼續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