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保險的目的是什麼?發生哪些情形時可以請領勞保給付?給付的金額怎麼計算?


文:陳琦姸(認證法律人)

刊登於

最後更新於

  1. 在小公司任職2年多的A女即將臨盆,A的平均投保薪資是33,000元,這次生產,A可以請領什麼勞保給付?可以領得多少錢?
  2. 在工廠工作10數年的B,2019年4月1日工作時不慎從1層樓高的平台跌落地面導致左腿骨折,當日緊急就醫開刀並住院8天,出院後繼續門診、復健,歷經近8個月的治療,終於在同年12月1日康復回歸職場。B的平均投保薪資是45,000元,這次意外,B可以申請哪些勞保給付?可以領得多少錢?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受傷,B可以申請的勞保給付有什麼不同嗎?

一、勞工保險的目的

依勞工保險條例(下稱「勞保條例」)第1條,勞工保險(下稱「勞保」)是為了保障勞工生活、促進社會安全[1]大法官也多次提及,國家對於勞工因其生活及職業可能遭受的損害,應該建立共同分擔風險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實現中華民國憲法第153條第1項、第155條前段以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8項所定保護勞工、實施社會保險的社會安全措施[2],讓勞工在事故發生時可以儘速獲得保險給付,以保障勞工生活、促進社會安全[3]。簡單地說,勞保是勞工面臨傷病、失能、年邁無法工作,甚或是不幸往生等人生重大事件時,提供經濟支援,協助勞工度過各個關卡,是國家保障勞工生活,安定社會的社會保險制度[4]

二、勞保的給付種類及內容

當勞工面臨以下這些人生的重大事故時,可以申請勞保給付[5]

(一)生育(僅限女性勞工);

(二)傷病;

(三)職災醫療;

(四)失能;

(五)老年;

(六)本人或家屬死亡。


各項給付標準(金額)整理如表1。

表格
表1:勞保給付種類及給付標準[6]
  普通事故保險 職業災害保險
生育給付 薪資60日。 無。
傷病給付

住院第4日起的住院期間,薪資50%。
勞保年資<1年:6個月為限;
勞保年資≧1年:再加6個月,合計1年。

不能工作第4日起的醫療期間(含住院或門診)。
第1年:薪資70%。
第2年:薪資50%。
最多2年。

醫療給付 無。

1. 醫療費用:免健保的部分自負額。

2. 膳食費:住院期間30日內50%補助。
失能給付

依失能後有無工作能力區分:
終身無工作能力:失能年金[7]
仍有工作能力:失能一次金。

1. 失能年金(月領):薪資×勞保年資×1.55%,最少4,000元。

2. 失能一次金(一次領):依失能程度最高1,200日,最低30日。

1. 失能年金+20個月失能補償一次金。

2. 失能一次金+再加給50%補償費。
老年給付

依勞工離職退保的年齡、年資等區分請領項目:

1. 老年年金:2種計算方式擇優:
(1) 薪資×勞保年資×0.775%+3,000元;
(2) 薪資×勞保年資×1.55%。

2. 老年一次金:薪資×年資。但年齡逾60歲的年資,最多以5年計。

3.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薪資×年資。但年資計算應注意:
(1) 超過15年,每年以2個月計,最高45個月;
(2) 逾60歲的年資,與60歲前的年資合併計算最多50個月。

無。
死亡給付

(一)本人死亡

1. 喪葬津貼:5個月或10個月。

2. 遺囑津貼或遺囑年金擇一[8]

(1) 遺屬津貼:最多30個月;
(2) 遺屬年金:薪資×勞保年資×1.55%,最少3,000元。
同順序遺屬2人以上,每多1人加發25%,最多加50%。

(二)家屬死亡

父母、配偶:喪葬津貼3個月。

子女≧12歲:2.5個月;
子女<12歲:1.5個月。

本人死亡:

1. 喪葬津貼:同左。

2. 遺囑津貼或遺囑年金擇一:
(1) 遺屬津貼:40個月;
(2) 遺屬年金+10個月死亡補償一次金。

作者整理自勞工保險條例

三、案例說明

(一)案例一的A女可以申請生育給付

女性勞工在參加勞保280日後生產,可以申請60日的生育補助[9]。案例一的A女已經工作2年多,投保年資超過280日,所以小孩出生後,A可以申請60日的生育給付66,000元(33,000÷30×60=66,000)。

此外,就業保險年資滿1年以上的A,如果在小孩滿3歲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申請育嬰假[10],也可以依就業保險法申請每個月薪資60%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最多6個月[11],勞工可以一併注意。

(二)案例二的B可以申請職災傷病給付和醫療給付

勞工因為工作時執行職務導致受傷治療中,不能工作且沒領到原有薪資,從不能工作的第4天起(即不包括前3天),包含住院或門診的醫療期間,1年內可以申請薪資70%的職災傷病給付,超過1年降為薪資50%,最多可以申請2年[12],以彌補薪資損失。

B在2019年4月1日因工作受傷住院8天及後續療養近8個月,至同年12月1日回歸職場,期間共計244日,扣除法定前3日,B可以領到241日薪資7成的職災傷病給付,共253,050元(=45,000÷30×70%×〔244天-3天〕)。此外,B住院(含手術)、門診的部分健保自負額也由勞保負擔,並享有住院8天膳食費5成的補助[13]

縱然勞工不是因為工作受傷、生病,但為了保障勞工的生活,當勞工傷病住院不能工作且未領到薪資時,可以申請普通傷病給付。不過,普通傷病給付的範圍僅限於不能工作第4日起的「住院期間」,不包含門診或在家療養期間[14],也沒部分健保自負額及住院膳食的補助。如果案例二B是在家更換燈泡跌落受傷,不是因為在工作執行職務,則住院8天可以領到薪資5成的普通傷病給付,共3,750元(=45,000÷30×50%×〔8天-3天〕),但沒有住院近8個月的休養期間就不能請領普通傷病給付。

四、小結

雖然勞工平時比較難感受到勞保的存在,甚至在工資被扣繳時,常覺得為什麼要繳保費;但當上述事故發生,勞雇雙方繳費支持的勞保制度才能適時地給予相關勞保給付,協助勞工度過困境。

關於各項勞保給付,勞工保險局也提供詳盡的說明[15]和給付金額試算[16]等,建議進一步詳閱,保障自己的權益。

person
person
LU0010785(一般會員) 2022-04-01 13:19:09
腎臟部份切除及幹細胞移植除了一般傷病住院外,勞保還有其它理賠嗎?謝謝
person
匿名(一般會員) 2024-10-02 22:35:25
表格勘誤:依據勞保法第53條規定失能給付倍率應為1.55%(而非55%),煩請確認,謝謝。
person
陳琦姸(認證法律人) 2024-10-04 18:20:54
您好,非常感謝您的指正表格的錯誤,失能給付的倍率為1.55%,已經修改完成,非常感謝您。
相關文章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