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雙方是否可以透過協商談出理想的內容,需特別留意幾個程序上的問題,包含:「協商代表的選定」、「事前準備及協商要求的提出」、「團體協約協商的進行」及「完成簽訂程序」。是否能夠落實,... (more)
一、商船船員應適用船員法還是勞動基準法? 船員所受僱的本國航運公司,事業營業項目主要可能涉及運輸、船務代理等,若沒有特殊情況,原則上屬於應適用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的運輸倉... (more)
圖1 公司規定請特休要扣輪班津貼,合理嗎? 資料來源:林冠良 / 繪圖:Yen 一、輪班津貼算是工資嗎?(見圖1) 首先,工資該如何認定呢?工資在認定上可以區分成「對價性」與「經... (more)
有關團體協約法制與實務的系列文章,在第一篇說明完團體協約的定義,以及它與一般性協商的區別後,這一篇則繼續來說明團體協約勞資雙方到底可以約定什麼樣的團體協約內容:(見圖1) 圖... (more)
為了修正以及補強勞動契約法制的不足,並且實踐憲法賦予勞工(工會)面對雇主的集體協商權,勞工可以透過勞動三法等集體勞工法制的保障,使勞雇雙方依照自治原則解決勞資糾紛... (more)
圖1 勞工受到職業災害,雇主的補償、賠償責任 資料來源:林大鈞 / 繪圖:Yen 一、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抵充(見圖1) 勞工遭逢職業災害導致死亡或傷病失能時,雇主固須負擔職業災害... (more)
2019年6月20日,長榮空服員和資方談判決裂而發起罷工,資方主張工會所提的「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如推派獨立董事或增設勞工董事」這項訴求違法,認為「增設勞工董事... (more)
時常有人將「工會」與「公會」混為一談,兩者字音雖同,意義卻截然不同,在勞資關係中甚至是相對的概念。其實,兩者可從法律層面簡單區分,「工會」是依工會法所組成的團體;而「公會」則是依工... (more)
雇主聘僱勞工需要耗費成本,因此人員的流動對於雇主而言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尤其是針對某些具有專業技術的工作,雇主若提供勞工額外的訓練、負擔訓練成本,勢必需要確保成本得以回收。為了要降低... (more)
依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雇主原則上只有在符合第11條規定的裁員解僱(例如:歇業、轉讓、虧損、業務緊縮、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或是第12條規定的懲戒解僱情形下... (more)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
填入所在的組織、學校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