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各縣市幾乎都有法院,想提起民事訴訟到底要向哪間法院提起,是提告前要先瞭解的問題。以下簡單說明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管轄的原則[1]:
「以原就被」是指「以『原告』去遷就於『被告』」,換句話說,原告要提起訴訟,必須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告[2]。這個基本原則也可以稱為「普通管轄[3]」。
採用這個原則的理由之一在於避免濫訴,同時避免被告因出庭應訴而疲於奔命[4]。例如,原告與被告彼此住在不同地方,原告想提告,勢必得先考量一下交通及時間等成本問題,說不定原告會因為訴訟後頻繁的交通往來或高額費用,而考慮以其他方式解決紛爭。
不過,並不是所有訴訟都只能適用以原就被原則,立法者在民事訴訟法第3條至第20條特別規定,於不同情況發生時,被告住所地以外的法院也有管轄權,這種情形稱作「特別管轄」。除非有專屬管轄(詳下述)的情形,不然原告可以在有「普通管轄」與「特別管轄」的各個法院中,任意選擇其中一個法院起訴[5]。
例如,訴訟目的是因為車禍等侵權行為而要求賠償,為了平衡原告被侵權而蒙受的損害,除被告住所地外,基於特別管轄的法理,原告也可以選擇侵權行為地的法院起訴[6];又例如,票據關係的訴訟,票據付款地的法院也享有管轄權[7],因此,假設執票人X(住新竹)有一張付款地在雲林的支票,想請求Y(住彰化)給付票款,則被告住所地的彰化地方法院以及票據付款地的雲林地方法院,會「同時」有管轄權,X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法院起訴[8]。
專屬管轄,顧名思義就是「只能專屬由某一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規定在第10條第1項[9],關於不動產的物權、分割或經界涉訟的案件,專屬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因此,專屬管轄所適用的訴訟類型,限於不動產的「物權(例如: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登記[10])」或「分割」或「經界」;如果不屬於這幾種情形,即使糾紛跟不動產有關,也不適用專屬管轄。但值得一提的是,依同條第2項[11]規定,當事人如果願意的話,仍可以選擇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例如,單純因為不動產買賣契約的履行發生爭執[12],這屬於債權關係,與物權、分割或定界線無關,並非專屬管轄的類型,不強制要求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因此會回歸以原就被的基本原則,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不過,原告還是可以依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13]規定,透過特別管轄的方式,選擇向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
之所以限制「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的訴訟類型必須專屬管轄,是因為不動產位置沒辦法移動或改變,如果在訴訟過程中有任何必須到現場測量、確認的必要時,當然是以土地所在地的管轄法院最方便調查證據。
基於私法自治原則,立法者賦予當事人間可以就特定事件,共同決定要以哪一個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的權利[14]。但要注意的是,定合意管轄只限於「第一審」管轄法院,不能定第二審或第三審,而且如果是應適用專屬管轄的訴訟類型,則以專屬管轄為優先,不適用合意管轄的規定[15]。
若原告起訴時跑錯法院,不只法院沒注意到自己沒有管轄權而仍進行訴訟程序,被告也不抗辯該法院無管轄權,甚至進行言詞辯論(例如: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提出法律或事實上的主張),那麼該原本無管轄權的法院就會因此取得管轄權[16]。
這是基於「訴訟經濟」的考量,畢竟當事人跟法院都已經花時間、心力實際進行訴訟程序,如果僅因程序上的管轄權瑕疵而將整個案子再交由另外一個法院審理,只會浪費勞力、時間、費用[17]。不過同樣的,如果是應適用專屬管轄的訴訟類型,則以專屬管轄為優先,不適用應訴管轄的規定[18]。
案例一是單純的債務糾紛,基於以原就被原則,A必須以B住所地的桃園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
案例二因為涉及不動產分割,所以屬於專屬管轄,不僅沒有以原就被原則的適用,也不能合意管轄或應訴管轄,只能以不動產所在地即屏東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
案例三所涉及的是侵權行為的紛爭,依照以原就被原則,被告住所地的臺中地方法院有管轄權,但依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規定[19],侵權行為地,也就是臺南地方法院,同樣具有管轄權。因此F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法院起訴[20]。
案例四與合意管轄有關,原則上,當事人都可以事先以書面協議管轄法院,不過僅限於第一審管轄法院,不能協議第二審或第三審管轄法院。因此雙方可以合意約定,將來因為所簽訂的契約涉訟時,要以高雄地方法院為解決紛爭的第一審管轄法院。
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