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管理人的制度,目的是為了因應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因為一些原因,不行使職權,或是不能行使職權,藉著選出臨時管理人,來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職務,以維持公司運作[1]。
依據立法理由,董事會不能行使職權的情況,包括:董事死亡、辭職或當然解任,導致董事會無法召開行使職權;或是董事全體或大部分均遭法院假處分不能行使職權,或是未遭假處分執行的其他董事消極地不行使職權。
臨時管理人的人選,受到法院控制,必須經由公司的利害關係人或是檢察官的聲請,由法院選出一人以上的臨時管理人。而當臨時管理人在執行職務的範圍內,就是公司的負責人[2]。
除了「股份有限公司」得以運用臨時管理人這個制度,當「有限公司」的董事不為或不行使職權時,也能選出臨時管理人[3],來儘速解決僵局。
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