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系列文章(一)我們先討論父母作為法定繼承人在兩岸的差異,本篇文章將繼續討論法定繼承人中的「配偶」。在大陸地區(以下稱大陸)的民法,配偶是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在臺灣,配偶則是當然繼承人。簡單來說,配偶在海峽兩岸都是首批繼承人,不過,在具體規定仍有差異,導致適用的結果有所不同。為了以下行文方便,假設被繼承人甲的親屬關係,如下圖1:圖1:被繼承人甲的親屬關係圖資料來源:作者自製一、兩岸繼承法關於配偶的應繼分有差異從臺灣民法第1138條的行文來看,配偶是當然的繼承人,並在第1144條規定「配偶有相互繼承遺產之權...
專欄
臺灣人若要繼承在大陸地區(以下稱大陸)的遺產,而被繼承人又沒有在生前安排,則要依據大陸的民法規定來確定誰是繼承人。兩岸繼承法律最大的不同,是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範圍。為了討論方便,假設被繼承人甲的親屬關係,如下圖1:圖1:被繼承人甲的親屬關係圖資料來源:作者自製一、兩岸民法關於法定繼承人的規定(一)法定繼承人的順位不同臺灣民法的法定繼承人,除了配偶,第一順序是直系血親卑親屬,第二至第四順序依次分別為: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大陸民法則將配偶、子女、父母並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
專欄
前面分別介紹了父母及配偶在兩岸繼承法適用的差異,本文將説明子女及其他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財產的代際傳遞應當是普世通行,不論在大陸或臺灣,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都包含直系晚輩,大陸民法直接規定為「子女」,臺灣民法則是「親等最近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也可見兩岸繼承法仍有些微的差異:一、子女的範圍及繼承比例差異(一)子女範圍有差異:繼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有繼承權嗎?父或母的一方再婚後,子女與繼父母間形成「繼父母子女」關係。在臺灣,繼父母子女之間為直系「姻親」,而臺灣民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是「直系血親卑親屬」...
請輸入後請按下確認繼續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