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圖1瑕疵結果損害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當承攬人提供的工作物有瑕疵,而且此瑕疵還造成他人的固有利益受損,包含人身或財產損害、因人身財產受損而無法獲得預期收益等,都屬於瑕疵結果損害。受到損害的一方可以向承攬人就瑕疵結果損害要求賠償。例如:裝潢後的浴室洗手台邊緣過短,開啟水龍頭時水柱會噴向地面,造成浴室地板常有積水。如果有人踩到積水而滑倒骨折,此時傷者的醫藥費、看護費,以及因此無法工作而損失的收入等,就是瑕疵結果損害,受損害者可以向承攬人要求賠償。註腳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12號民事判決:「按...
辭典
圖1申請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某個行為需要人民向行政機關表達時,會使用「申請」。舉例:AB結婚,可以向全國任何一個戶政機關申請結婚登記。 容易跟「申請」混淆的是「聲請」,聲請指的是在法律程序中,以口頭或書面聲明事實及理由,向法院表達請求。 延伸閱讀:法律百科,《聲請》註腳戶籍法第33條第1項:「I結婚登記,以雙方當事人為申請人。但於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以前(包括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當日)結婚,或其結婚已生效者,得以當事人之一方為申請人。」
辭典
圖1發布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發布,是發表、頒發;宣布、頒布的意思。例如:發布新聞、發布消息、發布通緝。發布,在法制作業上,是個專門用詞。總統發布命令,以及行政命令的訂定、修正、廢止,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2項、第3項及中央法規標準法第3條的規定,使用「發布」二字。註腳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2項、第3項:「II總統發布行政院院長與依憲法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不適用憲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III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
辭典
圖1督促程序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相較於一般提起訴訟更為簡便的程序,民事訴訟法第508條第1項規定:「債權人之請求,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一定數量為標的者,得聲請法院依督促程序發支付命令。」亦即,如果債權人是要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或其他替代物或有價證券,可以先不用對債務人提出訴訟,而可以先透過這個程序,向法院聲請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債務人收到支付命令後,如果未在法定20日內聲明異議(表達不服,不用附任何理由)的話,支付命令就能作為執行名義(執行依據),債權人就能對債務人強制執行。註腳民...
辭典
圖1票據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依照票據法第1條,法律上的票據為「匯票」、「本票」與「支票」三種票的統稱。因此,匯票、本票與支票都能算是一種票據,但各種票據的法律效果、使用方法不盡相同。註腳票據法第1條。
辭典
指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例如借貸契約),如果因為「清償」、「提存」、「免除」或「混同」等原因而全部消滅時,抵押權也會一起消失不見。如果抵押權所擔保的主債權未全部消滅前,抵押人還不能請求抵押權人塗銷該抵押權設定登記。註腳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27號民事判決。
辭典
許多不同的法律都會和是否「公開」有關,然而在證券交易法的內線交易中,如何認定消息已經「公開」對內線交易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將會影響到內線交易是否成立。如果是涉及公司財務、業務或對公司支付本息有重大影響的消息,須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才算公開;如果是涉及證券市場供求的重大消息,可以透過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在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公告或經兩家以上的全國性媒體報導來公開。註腳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五項及第六項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管理辦法第6條第1項及第2項:「I第二條及第四條消息之公開方式,係指經公司輸...
辭典
所謂派下權,是指派下員對於祭祀公業這個組織體的運作及財產管理、使用、處分等全部權利的總稱。派下權同時兼具身分權與財產權的性質。註腳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718號民事判決:「祭祀公業之派下係以祭祀享祀者為目的之祭祀團體之構成員,所謂派下權,即係該構成員居於派下員之地位所可得享有之權利之總稱,除具有財產權之性質外,尚具有家族團體之色彩,故無就祭祀公業之某一部分財產具有派下權之可言。」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3201號民事判決:「台灣地區祭祀公業之所謂派下權,雖非僅係身分權,並為財產權之一種。且公業財產又屬於...
辭典
洗錢(MoneyLaundering)是指把犯罪所得到的收益隱藏起來,讓犯罪偵查機關無法或難以得知收益在哪裡,無法發現或檢舉。在我國,有針對特定犯罪的洗錢行為加以處罰。且如果幫助他人洗錢,例如提供人頭帳戶給詐騙集團,也會觸犯幫助洗錢罪。延伸閱讀:王綱(2022),《提供帳戶後發現竟然被詐騙集團拿去當人頭帳戶,會犯什麼罪?》。註腳參考李榮耕、杜怡靜、林宏松、葛耀陽、廖啓彣、謝宜峯(2020),《特種刑事法令理論與實務》,頁572-573。洗錢防制法第2條:「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一、意圖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來源,或使他人逃...
辭典
圖1所有權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法律上賦予所有人對於所有物永久全面整體支配的權利,於法令限制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
辭典
圖1扣除額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扣除額」制度,是用來計算個人綜合所得時使用。為了讓所得更貼近真實,要先扣除維持生活的基本支出(這些扣除的數額、項目即稱為「扣除額」)後,算出一個「綜合所得淨額」,才能作為政府每年5月開徵「綜合所得稅」的依據。簡單來說,綜合所得稅是依照所得高低的不同,各收取一定比例的稅費,但如果將所得的百分之百都做為計算稅收依據,相當不合理,畢竟就現實層面而言,還是有許多維持生活的基本支出,例如飲食、交通、醫藥費、租賃支出、房貸等,因此,利用「扣除額」制度算出「綜合所得淨額...
辭典
押金(也稱為押租金)是指租賃關係中,承租人預先支付一筆錢給出租人,如果承租人在租賃期間使用租賃物造成出租人損害,這筆錢可以當作損害賠償金。如果租賃關係中沒有發生損害,或是有發生損害但是押金還有餘額,租賃關係結束後承租人可以向出租人請求返還剩餘的押金。舉例:1.租房子時出租人多會向承租人收取押金,但住家用住宅租賃的押金,不可以超過2個月租金。2.租車子時出租人可以向承租人收取押金。3.租博物館展覽語音導覽機,館場可以向承租人收取押金。 延伸閱讀:1.黃蓮瑛、徐品軒(2022),《簽訂房屋租約,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辭典
「按」字的使用範圍很廣。在法律文章或司法文書中,經常會在某一段敘述的起頭,用個「按」字來引出後面的內容。後面這些內容,或許是引用法令規定,或許是引述判例,或許是判斷的結論。
辭典
撫養,就是扶養的意思。中文講求尊卑長幼,長輩撫育、教養晚輩親屬,稱作撫養,在用語上表示與平輩間扶養或晚輩扶養長輩有所區別。民法第1065條第1項使用「撫育」字樣可供參考。其實,民法第4編(親屬編)的第5章各條條文,早已通稱扶養,沒有長幼之分。
辭典
圖1放火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故意引起燃燒或火災的行為,指行為人一開始就想要使建築物、交通工具、物品燃燒,所以進一步點火引燃物品的行為。而放火的行為不拘形式,例如想要使房屋燃燒,可以先直接針對房屋的易燃部分(如木質地板)點火,或者先在家具上點火燃燒、再進一步引燃房屋。放火行為的處罰會比失火更重。註腳中華民國刑法第13條:「I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故意。II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例如中華民國刑法第173條第1項:「放火燒...
辭典
圖1新型專利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依專利法規定,專利可以分為「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3種類型。新型專利保護的對象,是基於形狀、構造或組合的創作,所製造出具有使用價值和實際用途的物品,例如具有特殊外形的螺絲起子。新型專利權的期限,自申請日起算10年屆滿。註腳專利法第2條:「本法所稱專利,分為下列三種:一、發明專利。二、新型專利。三、設計專利。」專利法第104條:「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專利法第114條:「新型專利權期限,自申請日起算十年屆滿...
辭典
圖1業務侵占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從事職場業務的人,如果因為業務關係而持有公司或老闆的物品,但卻出於想要據為己有的心理狀態,將該物品當作是自己的所有物而支配該物品,就是業務侵占行為,會成立業務侵占罪。例如,業務A配有一輛公務車,卻把該公務車拿去改裝、在非上班時間駕該車出去玩,表示A覺得自己是該公務車的所有權人,擁有自由處分、使用公務車的權利,就是業務侵占的行為。註腳中華民國刑法第335條第1項:「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
辭典
民用航空法第55條針對運價(以旅客搭飛機為例,指的就是航空公司收取的機票票價、行李託運費或超重時加收的費用),以及運價的使用、優惠等,民用航空運輸業業者都需要報請交通部核准,而交通部也訂有航空客貨運價管理辦法規範細節事項。 註腳民用航空法第55條:「民用航空運輸業客貨之運價,其為國際定期航線者,應報請民航局轉報交通部備查;其為國內定期航線者,應報請民航局轉報交通部核准其上、下限範圍。變更時,亦同。」航空客貨運價管理辦法第2條第1款:「客貨運價:指由民用航空運輸業就其以航空器提供旅客、行李、貨物之運輸所...
辭典
權利主體,可說是指法律所保護之權利的歸屬者而言。例如民法保護所有權,歸屬張三所有的土地,以張三為不動產所有權的主體;又如某公司所有的汽車,以該公司為動產(汽車)所有權的主體。權利主體者不只是享有權利而已,並且也要負擔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例如繳納地價稅、使用牌照稅。
辭典
是指行使權利是以損害他人,或違反公共利益為主要目的。也就是雖然是行使合法權利,但自己可以得到的利益非常少,對別人或社會所造成的損害卻非常大,這樣的行為就可能構成權利濫用。權利濫用的結果會依照個案認定,可能發生無效,或是不准行使這樣的權利(例如起訴被駁回)。例如A擁有的土地是長條帶狀的畸零地,根本沒辦法蓋房子,卻要占有土地僅3-14平方公尺的22戶全部拆屋還地,並導致他們都不能通往道路,被法院認為是權利濫用。註腳民法第148條第1項:「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最高法院71年台上...
請輸入後請按下確認繼續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