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規定在刑法第320條第2項,指有不法利益意圖並故意在沒有得到持有不動產的人同意的情形下,而使用或支配該不動產。 註腳刑法第320條第2項:「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辭典
負責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的人員,其職權包含將調查結果移送給檢察官、將接受拘提逮補的犯罪嫌疑人解送給檢察官等,規範在刑事訴訟法第229條至第231條。 註腳刑事訴訟法第229條:「I下列各員,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司法警察官,有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職權:一、警政署署長、警察局局長或警察總隊總隊長。二、憲兵隊長官。三、依法令關於特定事項,得行相當於前二款司法警察官之職權者。II前項司法警察官,應將調查之結果,移送該管檢察官;如接受被拘提或逮捕之犯罪嫌疑人,除有特別規定外,應解送該管檢察官。但檢察官命其解送者,應即解送。I...
辭典
所謂抵押是指抵押人拿不動產作為擔保,向他人融資。這個借錢的他人會因此得到抵押權,所以稱為抵押權人。若未來還不出錢,抵押權人就能夠將這筆不動產拍賣,優先拿回金錢。註腳民法第860條:「稱普通抵押權者,謂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第三人不移轉占有而供其債權擔保之不動產,得就該不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之權。」
辭典
立法者針對某些犯罪所設的客觀條件,若條件滿足才能夠發動處罰,具有限縮處罰的作用。行為人在主觀上並不需要認知到條件是否滿足,只要客觀上存在條件即可發動處罰。例如:刑法第238條詐術結婚罪的「婚姻無效之裁判或撤銷婚姻之裁判確定」,即為該罪的客觀處罰條件。註腳刑法第238條:「以詐術締結無效或得撤銷之婚姻,因而致婚姻無效之裁判或撤銷婚姻之裁判確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辭典
基於維護法律秩序及人民權益,法律希望妥當評價犯罪行為,一事不二罰原則就是基於不要過度評價,除非處罰的性質與種類不同,必須採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否則針對同一個犯罪行為,只能處罰一次,不得重複。
辭典
概括而言,指提出證據證明特定事實為真實或與主張相契合的責任,若無法盡此項責任,可能須承擔主張無法成立的不利益。就民事法領域的舉證責任,原則上是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就刑事法領域的舉證責任,原則上是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註腳民事訴訟法第277條:「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
辭典
為了取得他人財物以強暴、脅迫等手段,逼迫對方交出財物或是取走對方財物的行為,構成刑法上強盜罪。
辭典
指雇主針對勞工的職務或工作地點予以變動的行為,調職必須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的規定,否則應屬無效。註腳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雇主調動勞工工作,不得違反勞動契約之約定,並應符合下列原則:一、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且不得有不當動機及目的。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二、對勞工之工資及其他勞動條件,未作不利之變更。三、調動後工作為勞工體能及技術可勝任。四、調動工作地點過遠,雇主應予以必要之協助。五、考量勞工及其家庭之生活利益。」
辭典
特殊情況下,法律為保護特定之人,而規定債權人得對抗物權人而受法律之保護。註腳鄭冠宇(2013),《民法物權》,頁21。
辭典
禁制區是指如果沒有經過主管機關的同意或核准,就不得從事集會遊行活動的特定地區及其週邊範圍。不過,「禁制區」並不是集會遊行法所正式規定的法定名詞,而是規定在內政部警政署所發布的行政規則──警察機關辦理人民申請集會遊行作業規定的第4點之中。針對禁制區的集會遊行申請,雖然主管機關依照集會遊行法第6條的規定予以同意或核准,但在實務的操作上,主管機關大多會在得到權責機關(構)或單位的管理人同意之後(通常是要求申請人除了申請場所或道路的使用同意文件之外,還必須取得上述機關(構)或單位管理人的同意)才會給予同意或...
辭典
由負責人指定,依照負責人或代理人的指揮,在場協助維持秩序的人。註腳集會遊行法第19條:「I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因故不能親自在場主持或維持秩序時,得由代理人代理之。II前項代理人之權責與負責人同。」;集會遊行法第21條:「I集會、遊行之參加人,應服從負責人或糾察員關於維持秩序之指揮。II對於妨害集會遊行之人,負責人或糾察員得予以排除。受排除之人,應立即離開現場。」
辭典
由負責人指定,負責人無法在場主持或維持秩序時,全權代理負責人從事相關行為的人。註腳集會遊行法第19條:「I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因故不能親自在場主持或維持秩序時,得由代理人代理之。II前項代理人之權責與負責人同。」
辭典
犯罪行為未遂,是否要處罰,以法律有明文為限。如故意輕傷未遂、過失傷害未遂,因刑法無明文處罰,就屬不罰的未遂。 註腳刑法第25條第2項:「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並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辭典
指雇主在不低於勞動基準法所定最低標準的原則下,就重要的勞動條件及管理事項,例如工時、休息、休假、工資、津貼及獎金、紀律、考勤、請假、獎懲及升遷、受僱、解僱、資遣、離職及退休、災害傷病補償及撫卹、福利措施等,所訂立的管理規定。依據勞動基準法第70條及施行細則第38條規定,雇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的雇主,一定要訂定工作規則,並應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在事業場所內公告並印發給各勞工。法律效果上,勞工如果違反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註腳勞動基準法第70條:「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依...
辭典
觀看行為的外在,按照一般人在社會上共通的想法,都認為這行為足以誘起、滿足、發洩人的性慾,而使被害人感到嫌惡或恐懼的行為,將其他對象作為洩慾工具,讓自己性欲獲得滿足的行為,且這種行為已經侵害被害人的性自主權。
辭典
國家對於違反刑法的人,依違反刑法的嚴重程度處罰(應報理論);同時讓一般人在預見犯罪可能受到的處罰後,不進行犯罪(一般預防理論);也讓違反刑法的人在受處罰之後,不再犯罪(特別預防理論)。 刑又分為主刑和從刑。註腳刑法第32條:「刑分為主刑及從刑。」刑法第33條:「主刑之種類如下:一、死刑。二、無期徒刑。三、有期徒刑:二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遇有加減時,得減至二月未滿,或加至二十年。四、拘役:一日以上,六十日未滿。但遇有加重時,得加至一百二十日。五、罰金: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以百元計算之。」刑法第36條:「I從...
辭典
夫妻結婚以後,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彼此分工合作,共同努力賺錢、養育子女,到了夫妻財產關係消滅時,例如離婚、死亡或改用別種夫妻財產制,就夫妻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增加的所得,理應公平分配。在法定財產制下,這個權利就叫做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由取得財產較少一方向財產較多一方提出請求分配剩餘財產差額的一半。
辭典
依據工會法第36條第1項規定,會務假是指工會的理事、監事在工作時間內有辦理會務的必要,得與雇主約定,由雇主給予一定時數的公假。註腳工會法第36條第1項:「工會之理事、監事於工作時間內有辦理會務之必要者,工會得與雇主約定,由雇主給予一定時數之公假。」
辭典
建築執照的一種,建築物建造完成後,由起造人會同承造人及監造人向直轄市、縣(市)(局)主管建築機關提出申請,經查驗完竣,其主要構造、室內隔間及建築物主要設備等與設計圖樣相符者,發給使用執照。建築物領得使用執照後,才能接水、接電及使用。日後如有變更使用類組或有建築法第9條建造行為以外主要構造、防火區劃、防火避難設施、消防設備、停車空間及其他與原核定使用不合之變更者,應申請變更使用執照。註腳建築法第9條:「本法所稱建造,係指左列行為:一、新建: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二、增建:於原...
辭典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蒐集」指的是以任何方式取得個人資料;「處理」是以建立或利用個人資料檔案為目的,而記錄、輸入、儲存、編輯、更正、複製、檢索、刪除、輸出、連結或內部傳送資料的行為;「利用」則是指處理行為以外的使用。 註腳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第3款至第5款:「本法用詞,定義如下:三、蒐集:指以任何方式取得個人資料。四、處理:指為建立或利用個人資料檔案所為資料之記錄、輸入、儲存、編輯、更正、複製、檢索、刪除、輸出、連結或內部傳送。五、利用:指將蒐集之個人資料為處理以外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