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你有被檢舉過嗎?還是有檢舉別人的經驗呢?曾經有新聞報導「檢舉達人一個月工作8小時,每月收入8-10萬」,你是否也想問檢舉原來這麼好賺嗎?不過有可能當檢舉小尖兵東奔西跑各處埋伏了一整天,最後一毛錢都得不到。檢舉有沒有獎金,除了要看不同縣市的檢舉獎勵規定,依照檢舉項目也會有對應的獎金範圍(有的項目甚至沒有錢QQ),檢舉時還得符合特定規則,才會是有效的檢舉,成為檢舉達人看起來需要經過重重試煉。然而檢舉違規時,有時會引起一些爭議,例如當拍攝對方違規,是否有侵犯肖像權與個資的問題;看到違停的機車,將他遮蓋車牌的...
Podcast
「差一點我的車就可以停進去了,移一下應該還好吧!」、「停好好的被人移車,防燙蓋都快凹斷了,該怎麼辦?」、「它都擋住出入口了,所以我才把他的車移到另一邊」相信騎車的人多少都移車,或被移車的經驗,在地狹人稠的都會區要找到停車位,有時候碰的不只是運氣,還有可能要靠些「臂力」,稍微移動附近的機車,把自己的車子塞進去,將有限的空間使用的淋漓盡致。但這樣擅自移動別人的機車,真的沒問題嗎?你也有這些疑問嗎:對方亂移我的車不算違法嗎?車子被移的時候被刮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對方把我的車移到紅線,讓我反被開單,該...
Podcast
2024年5月,立法院在「國會改革」的呼聲中,三讀通過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中華民國刑法》部分修正案,然而在立法院內缺乏共識、民間也對修法內容仍有疑慮的情況下,部份立法委員、總統、行政院、監察院均對此次修法提起憲法訴訟(法規範憲法審查),由憲法法庭解釋相關規定是否違憲。於提起憲法訴訟同時,聲請人也提出了「暫時處分」的聲請,希望讓有爭議的法律條文可暫時停止適用,也引起大家的好奇:什麼是暫時處分?它的效果是什麼呢?而在暫時處分之後,又有各種對於暫時處分的程序規定與實際內容的討論,其中有些觀點,可能不...
Podcast
2024年12月,憲法訴訟法修正案經立法院三讀,新修規定增加了大法官補足提名機制,以及大法官最低評議人數10人、違憲判決需9人同意等限制,使得憲法法庭做出決定的門檻升高。與此同時,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經過立法院審查後全數遭否決,使得憲法法庭現存大法官僅餘8位,在新法的門檻下,將會陷入無法審理案件的情況。新法的修正方向究竟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在比較法學上,其他國家的法律規範是如何規定違憲審查機關的決議與做成決定門檻呢?不同國家為什麼會有不同制度?這些差異會影響到我們如何參考國外法制?或許憲法法庭乍看之下離我們的...
Podcast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涉嫌犯罪,尤其當發生涉及重大犯罪的憾事時,往往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而其中主張「不該用精神疾病當理由而無罪」、「法律都是在保護壞人」的呼聲不斷,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也有意見主張「廢除刑法第19條」,意思是呼籲廢除「當一個人因心智障礙或缺陷而無法或難以辨識自己行為時,減免刑事責任」的規定。 與此同時,處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後的刑事保全程序、監護處分等規定也經過了修法,在法律的原則和醫療資源分配之間,同樣引起了專業意見的相當討論。對於如何處理精神疾病患者在涉嫌犯罪後的種種問題,包含...
Podcast
2024年4月,知名藝人黃子佼因硬碟內存有未成年人性影像,涉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無正當理由持有兒少性影像罪」。由於檢察官在此案中對黃子佼作出緩起訴處分,引發大眾廣泛的討論與質疑。而後,檢察官依職權聲請再議,高等檢察署以偵查未備為由,命臺北地檢署續查。5月17日,臺北地檢署以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起訴黃子佼,目前該案由臺北地方法院審理中。此事件不僅再次重創黃子佼的演藝形象,也引起社會對於兒少性剝削議題的關注與重視。2024年7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部分修正草案...
Podcast
《刑法》第339條詐欺取財罪,是指對別人施用詐術,使他人陷於錯誤並處分財產,而害他人遭受財產損害的行為。許多債權人遇到欠錢不還的債務人,會利用提起詐欺罪的刑事告訴,來威嚇債務人出面處理民事糾紛。然而,實際情形可能屬於民事上的「債務不履行」,並不涉及刑事責任,此類案件被稱為「假性財產犯罪」。詐欺罪與假性財產犯罪,二者如何分辨呢?大量的假性財產犯罪案件造成哪些問題?本集節目Henry和Yt將探討假性財產犯罪的現況及可能的成因。邀請你打開收聽鍵,一起來輕鬆吸收知識喔!-#支持法律百科定期定額或單筆支持,讓知識自...
Podcast
2024年5月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刑法修正案,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以及民眾發起的集會遊行,再到其他憲法機關(部份立法委員、總統、行政院、監察院)提起憲法訴訟為止,於2024年10月,憲法法庭做成了113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針對此次修正案的程序與條文內容,進行了空前篇幅的討論。其中,針對修法過程中有激烈討論的立法過程是否有瑕疵,以及具體內容,包含總統國情報告、反質詢(質詢)、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聽證會程序,以及藐視國會罪,究竟大法官說了什麼?具體的條文哪裡合憲,哪裡又違憲呢?而從過往的釋字到如今的憲法判決,...
請輸入後請按下確認繼續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