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公司發給一張變更勞動契約契約書,並告知不簽視為不同意。這應該明顯侵權,是否觸犯刑法第304條內容中提及妨礙行使權力之部分?
問答
「犯他罪」、「更犯罪」這兩個用語規定在刑法第75條之1,第78條原本也有「更犯罪」,但2020年11月6日大法官解釋第796號解釋宣告失效。不知道刑法條文中規定這兩種用語,有不同的解釋嗎?還是都是「再次犯罪」的意思,無論前後所犯罪名相同或不同。刑法第75條之1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C0000001&flno=75-1&k1=%e6%9b%b4%e7%8a%af%e7%bd%aa
問答
查行政院法務部的全國法規資料庫中發現有:中華民國刑法、中華民國憲法但為何沒有中華民國民法??是什麼原因要省略中華民國這幾個字呢???
問答
請問合法繼承人(配偶或子女)不是中華民國籍國民,在繼承上有什麼差別/影響?我在別的問題看到中國大陸籍配偶要特別申報:"不同於臺灣的繼承人,大陸地區人民要在死者過世3年內向法院提出書面聲請狀,表示要繼承"
問答
最近政府鼓勵環保,要求飲料店、超商這類的店家,遇到帶環保杯重複使用杯子的民眾,結帳的金額就應該少5元。請問符合這個方案的杯子,它的材質有限制嗎?民眾可以使用玻璃杯、碗、鍋子或是外觀看起來不像是特別購買當作環保杯的容器嗎?另外,拿已經洗過的一次性咖啡杯、塑膠杯或寶特瓶,也可以獲得折價嗎?另外使用自己杯子點冰沙,可以折價嗎?有看到幾則新聞報導(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711/2291477.htm;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2207/202207252086732.html),但也想知道更具體的法律規範是怎麼規定的。感...
問答
家人之前有跟別人租賃一塊土地種檳榔荖葉,租約即將在3月底到期。之前的合約是一年六萬,現在地主要漲租金。對方開價三年55萬,婆婆怕被別人租走,所以捧了二十萬現金給地主,連約都沒簽。後來又說第一年給20萬,第二年要把後兩年的金額35萬一次給齊,我們不同意,自然也未簽約。但幾次討價還價,反覆談價格都談不攏,對方也不肯還錢,說這是訂金要沒收(沒有簽約),我們寄了存證信函,對方不予理會,他說請教了律師,說我們提告也不見得會贏。後來我們查詢到了關於「要式契約」的規定,一年以上(我們是三年約)的不動產租賃契約,為要...
問答
想請問大家刑法240、241修法將「未滿20」修為「未成年」民法也修法將「20歲成年」修成「18歲成年」,但是在112年才施行那在民法修法未施行的這段期間,如果對19歲的男女為和誘或略誘行為,還會成立240、241嗎?
問答
請問結婚後如果沒有特別申請,一般都是法定財產制,此時如果購買房子名字為妻子的,這樣財產應該怎樣算,妻子可以有權不讓老公住這房子嗎?
問答
公司要我撰寫文章批評對手網站,故事的部分要我們自己編,剛出社會幾年,不知道這是違法行為,後來聽朋友說這會涉及刑法的誹謗罪,所以想請問公司提出這個要求,我可以拒絕嗎?公司可以因為我拒絕而開除我嗎?離職之後可以要求公司下架之前撰寫的文章嗎?
問答
B透過表哥介紹認識A。B想跟A購買機車,B的父母同意了。所以B跟A借了機車說是要練習,結果B跟汽車發生擦撞。結果B受傷了進了醫院,C是車子後照鏡損壞。那A跟B各自需要承擔的民法跟刑法是什麼呢?我看了文章大部分都次傷害跟致死,但是受傷的只有造事人B。所以想瞭解的細一點。
問答
如果在網路上公開發表「欣賞恐怖份子,伊斯蘭國萬歲。(並附上一張ISIS士兵持槍排排站的照片)」這種言論,請問構成該條所述的恐嚇公眾罪嗎?據我所查,恐嚇公眾罪係以提到欲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內容恐嚇公眾,才算構成要件。那如果是如第一段的發言,這樣構成刑法恐嚇公眾罪或其他法律嗎?
問答
本人到食品材料行買了一瓶巧克力醬,並不是生鮮食品,結果回家拆封使用後才驚覺,保存期限只有一個禮拜而已該賣場本身並無特別標示即期商品,亦以原價售出嗣後本人向該賣場客服諮詢,該賣場以拆封為由拒絕退貨和換貨的處理請問本人是否得主張消保法的相關適用規範?
問答
學說上提到,不純正的身分犯或己手犯都是概念上的廣義身分犯,都在構成要件上要求要有人的特殊屬性(身分),因此不具備廣義身分犯者,應當不能與身分犯成為共同正犯,或為身分犯的間接正犯。然而我國刑法第31條第一項卻說沒有特定身分者也可能與有特定身分者成立共同正犯
問答
想請問若某甲在網路上販賣違法之墮胎藥,而乙上網購得該藥物後給予其女友丙服用而流產。想請問甲乙丙應如何論罪?
問答
聽聞任職高中校園的朋友近來常處理網路霸凌問題,常見模式如班級同學以匿名方式在"靠北X中"辱罵同學、散播謠言、亂改圖來攻擊同學。同學彼此間互相猜測留言者,造成班級不睦,家長亦慣性指責校方管理不當;導師或行政端也只能告誡相關法律責任或行政調查來進行事後處置。想請問:1.如果同學是在"靠北X中"這種非開放、非校方可管理的網路留言,有何種合法方式可更積極得知留言者?是否要等到家長提告、進入司法程序才能得知IP等資料?2.除了刑法妨礙名譽、民事相關損害賠償外,進行網路霸凌的同學是否還有其他法律責任?
問答
監獄行刑法在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十五日公布修法,更動幅度很大,但是少事法並沒有跟著修,請問這種狀況是正常的嗎?如果少年法院遇到需照少事法第80條來作裁定的狀況,會怎麼處理呢?
問答
您好,假如甲故意將乙之機車移開遂而造成警員丙誤認而開罰乙,就此是否可以依照學理上之三角詐欺關係,但乙丙之間並不具備法律上、事實上之貼近關係,據以認為甲客觀上是以欺罔丙之手段作為隱匿和平而破壞他人持有之犯罪行為,而主觀上具有未必故意之容任意思,次依我國法人之認定採法人實在說而認為甲意圖將乙財產為公法人(第三人)所有,而認為甲應屬刑法320條之竊盜未遂呢?其二;如甲僅是單純將車移開,但乙尚未受有開罰之情事,然依刑法第25條及學理上之主客觀混合理論,甲著手於構成要件之實行且引起法益上之危險時,縱然乙未受到實質...
問答
甲夫乙妻與其十歲之子丙居住於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甲於九十八年八月八八水災之後,其房屋遭山崩之土石流深埋,甲乙丙從此未再出現。請問若甲有遺產,其父母早已往生,甲之兄長於九十八年十二月應循何種途徑繼承甲之財產?實務上曾經引發之相關繼承紛爭是如何造成的?上訴審應如何處理該法律關係,方為妥適?
問答
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於臉書公布,自12月1日起至明年2月28日間——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其中引發合憲與合法性爭議的為第一點的「邊境檢疫」措施,該措施要求「所有」入境旅客,不分「本國」與「外國」人、來台目的,於境外「登機前」須附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始可登機來台。該公告並指出,這個限制國人登機的工作將由「交通部督導各航空公司」執行。也就是說,就算是我國國民,不論有無症狀,都必須自行在國外設法取得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如果來不及取得登機前三日的報告,或者是呈現陽性反應(不論是否為偽陽性)...
問答
偶而會聽到一些新聞,提到報案人因為是正妹所以資訊特別被警察記下來轉傳,或是警察將資訊外流給徵信業者的情況。請問一般民眾向警察報案,相關的資料警方會怎麼保存呢?有什麼法律去規定這個事情嗎?如何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自己檢舉報案的資料被外洩,讓對方知道是我檢舉的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