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區 - Podcast
快過年了,年終,也不遠了。你或你旁邊的同事有沒有正盤算著離職跳槽的時機呢?過年轉職潮開始前,我們來跟大家一起回憶過去求職面試的怪奇經驗,也破解一些公司徵才時常見的小技倆,說不定能幫助你看見未來雇主的真面目。希望這集能為各位接下來找工作的路上先補點血,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們分享你遇過的面試鬼故事呦!-【我們聊了這些】.01:38徵才文宣上「薪資面議」背後的小秘密.03:10想找「精明能幹女秘書」,何錯之有?.06:30進擊的面試官:面對難以抵擋的身家調查與Referececheck.12:08求職者因為犯過罪,所以不錄取,怎麼了嗎...
辭典
依照勞動基準法第15條第2項、第16條第1項的規定,員工自請離職時必須提前告訴雇主,有這樣的立法規定是希望讓雇主有餘裕安排新人力、業務交接。預告期間會因為員工在職時間長短而有不同規定:1.工作3個月以上未滿1年,要提前10日2.工作1年以上未滿3年,要提前20日3. 工作3年以上,要提前30日如果勞資雙方有另外用契約約定,期間比法律規定短則是優於法令,可以依照約定內容處理;期間比法律規定長則是劣於法令,那就要回歸法律最低限度保障處理。延伸閱讀:1.雷皓明、張學昌(2020),《什麼時候可以解雇?應提前多久通知?》。2.黃胤欣(...
專區 - Podcast
法律人經常會開玩笑說,當初會選填法律系的原因是因為數學不好,既不適合理工,也不適合商科。然而法律人遇到的數字計算起來或許沒那麼複雜,但艱難的是需要考慮到客觀證據,以及各種因素之間的調和,這也讓法律裡的數學課,不一定有標準答案。章魚法官的法律小教室第2節課開始啦!本集節目將會聊聊各種法律上的數字,包含「時效」這個重要概念,以及各種法律工作者會用到的小工具。章魚法官也會與大家聊聊法官內心的那把尺,在衡量如精神慰撫金等問題時,可能需要考慮到哪些事。法律人的數學跟一般的數學有什麼不一樣?讓Henry邀您一起點...
專區 - 懶人包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趁著特別的日子,法律百科想和大家聊聊隱私權。 🌳談到隱私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你真的知道它真正的意義、保護範圍嗎?法律實際上又是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權呢?一起來看看吧! 🔎法律辭典:#基本權利、#人權、#隱私權---🔎法律辭典:#合理隱私期待---🔎法律辭典:#性影像---⚠️發現私密影像被惡意流傳到網路上,可以怎麼做?🔓看文章👉發現私密影像被惡意流傳到網路上,可以怎麼做?能要求平臺立刻下架嗎?|作者:陳昱捷---🔎法律辭典:#肖像權 🔥在公開場所被偷拍,可以要求對方馬上刪除照片嗎?💡看答案👉在公眾場合遭...
辭典
消費借貸契約,是由貸與人、借用人雙方所構成的契約。貸與人把金錢或者代替物(例如可折算金錢的貨物、有價證券),借給借用人;借用人收受貸與人所借出的錢或代替物,之後再將所借用的錢或代替物還給貸與人的一種契約,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借錢。消費借貸契約,又可以分成計有利息或其他報償的有償消費借貸,與沒有利息或其他報償的無償消費借貸。延伸閱讀:雷皓明、張學昌(2020),《借款契約應該如何撰寫以及要保留哪些證據?》。註腳民法第474條:「I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
文章
一、監護人的權利與義務當成年人因精神退化等原因,導致無法判斷或表達時,法院可以依聲請為他做出監護宣告,並選任監護人協助他處理一定事務。監護人的職務包括對於受監護人的財產管理及護養療治,例如提領存款、代為處分房屋、代收租金以及支出安養院、醫藥費用等。因此,受監護人的財產由監護人管理,監護人於監護權限內,是受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替受監護人從事與監護職務有關的法律行為。監護人從事監護職務時,要注意以下限制:(一)必須為了受監護人的利益執行職務監護人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受監護人的...
文章
一、什麼是安養信託?(一)什麼是信託?在討論安養信託之前,先說明一下什麼是「信託」。信託是委託人將財產交給受託人,請受託人依照約定或遺囑記載的方式管理這筆財產、照顧受益人。除此之外,還可以另外找信託監察人監督受託人、幫受益人發聲,確保信託順利運行。例如A退休後跟銀行簽信託契約,把退休金交給銀行管理,由銀行每個月撥付2萬元給自己當生活費,避免自己亂花錢或退休金全部被騙走,並由A的兒子和女兒2人共同擔任信託監察人。(二)為高齡者、身心障礙者規劃財產的安養信託廣義的安養信託是指「保障老年退休生活」為目的...
文章
「國民法官」制度將在2023年1月1日起正式上路,是近年來重要司法改革之一,主要規定在「國民法官法」,核心精神是透過「國民與法官共同參與刑事審判」,來提升司法透明度,增進國民對於司法的瞭解及信賴,而國民依法有擔任國民法官的義務。據媒體報導,2023年應由國民法官參與審理的案件,初估將有300件,因此在2022年底前可能約有12萬人會收到法院的備選國民法官通知。不過,大眾對於新制度可能還有些不清楚或疑慮的地方,像是:國民法官是怎麼選出來的、要上班或家有長輩要照顧沒時間參加、怕判案讓自己人身安全有危險等。讓我們一起來...
文章
一、為什麼有些勞工希望開立不實證明?以勞工立場,如果是非自願離職,就有機會依就業保險法規定請領失業給付,原則上最長可領6個月,若是年滿45歲或身心障礙人士,因這些族群要再回到就業市場難度較高,最長則可領9個月,若正好遇到經濟不景氣、大環境整體的就業情況不佳時,勞動部也可能公告延長請領至9個月,甚至12個月。不僅如此,可能還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等就業保險給付。二、開立不實證明的雇主可否不給資遣費?法院怎麼看呢?(見圖1)圖1開立「不實非自願離職證明」的雇主可能面臨情況?資料來源:林冠良/繪圖:Yen(一)少數見...
文章
圖1不知情下當了小三可以要求賠償嗎?資料來源:黃千芸/繪圖:Yen一、什麼是貞操權?(見圖1)「貞操權」,是指個人對性行為或身體親密接觸等行為的自主決定權,以確保每個人的身體自主權和性自主權不被侵犯。如果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別人的貞操權,就要負損害賠償責任。例如犯刑法上的妨害性自主罪,或者是性騷擾防治法上的性騷擾行為,都會侵害貞操權。即使受害者沒有金錢上的損失,只是精神痛苦,也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性行為的對象是否已婚,因為涉及性交行為是否侵害第三人的配偶權,屬於一般人決定性行為對象時的重要事項,因此隱...
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非自願離職證明書是什麼?和服務證明書有什麼不同?雇主不提供會有什麼罰則嗎?》中,我們對於「服務證明書」與「非自願離職證明」應該有了基本的觀念,而如果雇主不願意提供服務證明書或非自願離職證明書給勞工時,勞工該怎麼辦呢?一、檢舉、調解、提告比一比萬一雇主就是不願意提供服務證明書或非自願離職證明呢?以下簡介幾種勞工可以維護自身權益的方式:檢舉、調解及訴訟(表1)。表1:申訴檢舉、調解及訴訟的比較表 申訴檢舉調解訴訟法令依據A.勞動檢查法§33B.勞動基準法§74A.勞資爭議處理法§9B.鄉鎮市調解條例C.勞...
文章
你是否在辦公室曾遇過同事對你工作表現的冷嘲熱諷、批評貶低你的工作能力、在背後攻訐及用不禮貌的方式傳遞公文,甚至工作時短暫的私人行為都被同事拍照等侵犯隱私的行為?如果有的話,或許你正處於職場霸凌的環境,以下進一步介紹職場霸凌的定義及保障權益的相關作法,學會如何自保並遠離職場霸凌。一、什麼是職場霸凌?職場霸凌有明確定義嗎?我國現行法規對於職場霸凌還沒有定義性規定,不過已有法院判決及行政機關的行政指導有相類似的定義可供參考。(一)法院判決有法院實務認為「職場霸凌」,是指發生在工作場所中,藉由權力濫用與...
文章
一、什麼是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一)卡債、信貸風暴推動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誕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是在2007年6月8日三讀通過,並於2008年4月11日施行。制訂這部法律的原因,是當時臺灣各大銀行為求增進績效及營業利息收入,短時間內大量推出信用卡、現金卡、信用貸款等等產品,且審核資力階段異常寬鬆。而初次辦卡的人,很多並不知道動用循環利息下的債務累積是很可怕的:信用卡、現金卡的循環利息平均都接近當時法定最高利率年利率20%;信用貸款年利率也差不多8%到10%之間。如此日復一日後,很多持卡人於消費時忽略節...
文章
找工作不像買速食,需要搜尋適合的工作、準備資料以及面試,整個過程曠日廢時。我國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為了保障人民可以在被解僱的時候,與新工作之間可以「無縫接軌」,因此有俗稱「謀職假」與預告期間的制度設計。一、什麼是謀職假?所謂的「謀職假」,是指勞工在雇主解僱勞工的預告期間內,為了另謀工作可以請假外出,這種法定的請假理由就是謀職假。注意!只有「被解僱」的情況才有謀職假。如果是自願離職,就沒有謀職假,要用自己的特休或事假才可以在上班時間找工作。那什麼是「預告期間」呢?勞基法中的預告期間,指雇主...
文章
一、行為能力怎麼判斷?依民法第12條及第13條,可以將我國行為能力的規定整理成下表1。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現行民法規定年滿20歲才是成年,但立法院已修正通過自2023年1月1日起,年滿18歲即為成年,所以本文以下都以18歲即成年來說明:表1我國行為能力針對年齡的規定資料來源:楊舒婷/繪圖:Yen(一)A男是「無行為能力人」案例一跟案例二中,A男僅有5歲,屬於無行為能力人,因此A男依民法第75條規定,不能自己做出有效的意思表示,只能依民法第76條規定由法定代理人代替A男做出或接受意思表示。也就是說,不論A男是想要買糖果或是接...
辭典
鑑賞期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服務後,可以在一定期限內退貨的權利。可以分成法定鑑賞期、契約約定鑑賞期兩種類型:法定鑑賞期:消費者保護法有規定,網路購物(通訊交易的一種,例如電視購物也是)時,原則上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商品、服務後7天內,與賣家解除契約。消費者可以用書面通知、直接退回商品的方式;不需要說明理由,退貨費用是由賣家負擔。契約約定鑑賞期:賣家與消費者自行約定,讓消費者可以依照約定的條件解除契約(退貨)、換貨的權利。 延伸閱讀:1. 李昕(2020),《什麼是七日鑑賞期?哪些例外情況不適用七日鑑賞期?》。2...
辭典
智慧財產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營業秘密。著作權可以分為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保護的是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的創作。舉例:畫家創作一幅油畫,創作完成的時候立即享有著作權。專利權可以分為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專利是法律承認的發明、創作技術。專利權需要經過政府審查,政府核准後會公開專利技術,同時給予一定的保護期限,在保護期間內其他人不能隨意使用這項專利技術。舉例:取得專利的A配方藥品,在保護期間20年內其他人不能隨意使用。商標權:文字、圖形、標誌可以向政府申請商標註冊,註...
辭典
脅迫是用「未來對他人不利」作為威脅,使人心生畏懼,迫使他「做」或是「不做」某行為。舉例:A、B有土地糾紛,B告訴A「若不趕快賣,就找人把房子出入口圍起來」,讓A害怕若不遵從將有不利影響,屬於脅迫手段。延伸閱讀:雷皓明、張學昌《什麼情況可能成立強制罪?》。註腳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易字第922號刑事判決。
辭典
押金(也稱為押租金)是指租賃關係中,承租人預先支付一筆錢給出租人,如果承租人在租賃期間使用租賃物造成出租人損害,這筆錢可以當作損害賠償金。如果租賃關係中沒有發生損害,或是有發生損害但是押金還有餘額,租賃關係結束後承租人可以向出租人請求返還剩餘的押金。舉例:租房子時出租人多會向承租人收取押金,金額不超過兩個月租金。延伸閱讀:1.黃蓮瑛、徐品軒(2021),《簽訂房屋租約,有哪些事情要注意?》。2. 雷皓明、張學昌(2020),《簽租屋時可能需要負擔的支出:租金、押金與違約金》。註腳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3...
辭典
經濟(型)解僱,又稱為資遣、裁員解僱,是指雇主因為經營方面的問題,例如經營不順利、業務性質變更或勞工無法勝任工作等原因,使公司無法再繼續僱用勞工,公司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1條的規定解僱勞工。因為這種經濟性理由不可歸責於勞工,因此雇主必須依勞動基準法第16條預告期間提早告知勞工、在預告期間內給予謀職假,並且依照第17條支付勞工資遣費。延伸閱讀:黃蓮瑛、黃偵甯(2024),《老闆叫我「滾」我就離開,這樣解僱算數?》。雷皓明、張學昌(2023),《什麼時候可以解僱?應提前多久通知?》。註腳勞動基準法第11條:「非有左列...
請輸入後請按下確認繼續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