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由於對方先強制攻擊我方角色,在"一般頻道"回應對方(其他玩家皆可看見)0.0你殺不死我的你就像個SB對方揚言截圖提告,造成我心理恐慌,身心俱疲請問對方是否告的成?如果告不成?而我是否能索賠精神賠償?對方說很熟悉的,告人這件事情已經很多次了非常熟悉刑法對方主張刑法309310公然侮辱195184民法揚言提告但尚未收到法院傳單
問答
我之前發生勞資糾紛勞動部的官員幫我算說資方至少要賠我一百萬但現場三個調解委員認為只須賠20萬還說是我的認知和專業錯誤因為被三人洗腦我簽署同意還說調解成立等於法院無法變動事後幾年我問了一位律師他跟我說調解委員只是在調解大事化小因為調解成立它們有錢領也沒有專業背景我被那三人損害了至少八十萬請問我可向政府提出國賠或三個調解委員求償嗎因為律師說我的勞資糾紛已經過了追討期法院也不會判資方賠錢
專區 - Podcast
人在江湖飄,很難不挨刀,在職場上有時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遭到同事、上司或部屬對工作能力、表現、業績的品頭論足,或者在背後說各種閒話,甚至是用不禮貌的方式或言語對待他人,或者集體排擠、孤立特定夥伴的行為。以上這些問題,都可能構成令人聞之色變的「職場霸凌」。然而,面對職場霸凌,除了法律上的主張之外,更困難的可能是現實的條件,包含蒐證困難、心理壓力等因素,都會有所影響。像是2023年,就有人力銀行針對職場霸凌的議題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超過6成受訪者會選擇忍氣吞聲、不想鬧大,除了害怕權力不對等之外,也...
辭典
專利經過智慧財產局核准公告後,任何人發現專利不符合法定要件、專利權人所屬國家不對我國國民提供專利保護,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專利權歸屬有爭議,都可以提起舉發。專利法透過這種公眾審查機制,撤銷原本不應該被授予的專利權,以維護公共利益。智慧財產局審查後,會將認定的結果作成審定書,舉發審定屬於行政處分,受不利處分的當事人如有不服,可以提起訴願、行政訴訟救濟。一旦撤銷確定,該專利將被視為自始無效。反之,如果舉發不成立,則具備一事不再理的效果,也就是任何人不得再用相同的證據對同一專利提起舉發。實務上,舉發常作為...
問答
法院判決債務人賠償但債務人至始即未依判決主文匯款給債權人,債務人名下無任何財產且現以打零工日領薪水為職業,試問;債權人可持支付命令出示債務人的老闆代為收取日薪資1/3嗎?
問答
想詢問我約莫2/7交出收養狀紙填寫時有請書記官幫忙檢查因我已成年生父多年未盡到扶養責任也曾說過我不配姓他的姓氏他對不起他祖先等話語監護權在生母生母也與繼父登記為夫妻我想改繼父姓氏及名字需要辦理收養程序因為不知道怎麼填寫有問書記官他說如果與生父沒有聯絡可以填多年未與生父聯絡想問一下這樣法院裁定的時間有辦法判斷嗎?我們皆有超過法律規範的年紀了
專區 - Podcast
本集節目很榮幸能請到神奇女律師的心靈魔法Peggy律師aka.作家官雨青,來跟我們聊聊身為一位非訟律師的執業心得,還有身為一位作家的寫作心法,分享由惑星文化出版的最新力作《轉身酒吧》!一般大家所想像中的律師,需要跟當事人討論案情,到法院或地檢署為當事人進行攻防,但其實有另一種律師,是很少上法庭,但需要為當事人審閱契約、評估交易風險、提供法律意見的「非訟律師」。而他們的工作又是什麼樣子呢?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律師開立粉專,和大家分享他們的工作與興趣,讓律師這個職業對一般人而言也越來越親切、展現不同的面貌,...
問答
前陣子我的孩子遭逢校園霸凌事件,經過調查判定霸凌成立。但是班導師在調查報告中自承曾以手機拍攝我的孩子與行為人間的相處情況,班導師因為未遵守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於知悉後24小時內向主管機關通報,私自拍攝想對個人對此事件認定非屬霸凌做辯解。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訴字第68號判決中,法院認為未經家長同意而在教室內裝設錄影設備並側錄教室內上課情形,是侵害學生隱私權、人格權的行為,無論出於何種目的以及事後是否善盡保管資料的義務,都不影響侵害結果。因此該師針對學校考核會懲處申誡一次之救濟,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
專區 - Podcast
2024年初,網紅「晚安小雞」因為在柬埔寨拍攝爭議影片,而遭到柬埔寨法院判決有期徒刑確定,也引起了國內相當多的討論。除了爭議言行本身的問題以外,也不乏有「晚安小雞是哪位啊」、「這樣也算網紅喔?」、「網紅是社會亂源」的批評。但在這個自媒體興起,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網路世界引起關注的時候,網路紅人的影響力其實不容忽視。然而,在流量、聲量等考量之下,許多網紅可能會以較為極端的言行或節目企劃,企圖捕捉群眾的目光。而這些行為有時不只會產生道德上的爭議,更可能會踩到法律紅線。有些行為不只會成為在粉絲與黑粉之間的爭論...
問答
請問剩餘財產請求訴訟期間,因恐對方已於提訟前脫產,尤其以提領現金方式轉移難以追查金流。可否請求法官查閱被告父母、兄弟姊妹等所有親屬間資產是否有不正常增列(例如其名下各銀行之存款是否有不正常增列等...)並請求說明,以輔證被告脫產之行為?
辭典
為了達成一定公共行政上的目的,將人與物做功能上的結合所設置的組織體,該組織體與公眾或特定人間發生法律上的利用關係。例如:動物園、圖書館、港口、機場、公有公營的停車場等。註腳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4年度上字第317號民事判決:「公有市場之設置,係行政機關為達成公共行政上之特定目的,將人與物作功能上之結合,性質上應為公營造物之利用關係。」
問答
有關您反映『身心障礙業務-政府枉顧身障人士的個人權益』1案,提及「申請個補助還要審核其他家人..」乙節,向您說明如下: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審核係依據社會救助法及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發給辦法相關規定辦理。其中有關應列計人口依據社會救助法第5條:「…其應計算人口範圍,除申請人外,包括下列人員:一、配偶。二、一親等之直系血親。三、同一戶籍或共同生活之其他直系血親。四、前三款以外,認列綜合所得稅扶養親屬免稅額之納稅義務人。」規定辦理,須列計前開相關家人財產。另您所申請案件(本府業於113年2月5日上午9點10分致電向您說...
問答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3名子女c1(已婚,育有2名未成年子女)、c2(未婚)、c3(未婚)a有領老農年金、b有領國民年金、c1、c2、c3都有工作有收入目前是不知道c2、c3有多少資產,月收入是多少也不知道,只知道c2、c3未婚而已。目前b住在安養中心,月費用都只由c1在負擔,另外兩名子女c2、c3拒絕支付,。c1目前還能夠支撐,目前想法是想母親走後向c2、c3請求代墊費用。而父親的年金也不夠養自己的情況下是否就不算在扶養費用分攤的人數裡?譬如母親醫藥費上,負擔比例上c1、c2、c3各出1/3,父親不用。另一個問題,c1除了扶養母親外還要扶養自己+2名...
問答
我家(公寓)樓下是早市的菜市場,樓下的豬肉攤白天做完生意後、每晚8點多就有大貨車會載著幾十隻豬隻到其屋內開始肢解,後續連續發出磨刀、剁肉的聲音,半夜仍不時會有類似沉重的金屬器具地板上拖動發出的刺耳聲、豬肉掛在金屬勾再掛到金屬掛架的ㄎㄧㄤㄌ一ㄤ聲、還有冰箱壓縮機發出的低頻聲整個晚上連續、斷續的聲響不斷,使家人無法於其中生活而考慮另行租屋目前想錄下噪音的分貝數向法院要求其改善並請求賠償,不知勝訴機率高嗎?是否能要求其搬遷呢?
問答
請問我要幾天才能去法院提出不接受緩刑??
辭典
除了再次確認申請人所提交文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外,同時還進一步就申請文件的內容作調查確認。例如在專利申請案,除了確認申請人的文件已經符合形式上要求,還必須進一步比對先前申請過的專利案件以確認是否符合專利實質上要件(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的審查。註腳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庭106年度訴字第1033號行政判決:「……受理申請之地政機關當必須依『實質審查原則』,就申請案件是否該當登記要件,進行實體之調查以決定是否許可登記……」參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4),《何謂形式審查制?》的後段說明。
問答
請問"檢察官在判決確定後,會將案件交給法務部"這個時候在正常流程上是已經經過送交上級審法院進行第一二三審,而後面法務部只是確認有沒有翻案可能嗎?
問答
因為對於之前案件認罪,律師說全部認罪才能拿緩刑,但當時除了我跟告訴人的口述,沒有證據證明我犯罪,我也覺得告訴人講的很多不正確的地方。目前緩刑中,我想申請再審,但被檢察官知道我申請後,有可能被檢察官再次申請對我不利益的再審嗎。
問答
各位法界前輩們平安。我有個有身障第一類的朋友,她被詐騙5000台幣不等。昨晚(3/26)我已陪同其住所之轄區派出所報案。但因為她家人已經到場,所以我就離開了,後續她和我口述,承辦員警有對她做一個叫做「警訊筆錄」的文件,還有一份「受理案件證明單」在她那邊。但由於她是身障者(我沒有歧視的惡意)所以她表達不清楚,承辦員警也不知道如何受理此案件。照常理,這筆錢應該要不回來,但若是警方找我朋友做第二次的警訊筆錄,我和她只是朋友關係,我的身份能不能陪同她一起製作第二次警訊筆錄?謝謝各位法界前輩
問答
1.駁回文件中的理由是民事訴訟法第509條後段定有明文。不合法於同法第508至第511條之規定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請問是寄到債務人地址,然後沒人收所以被駁回嗎?2.債權人(本人)有債務人(對方)提供的地址有兩處,一處為身份證影本後方戶籍地址,另一處為對方借款時提供的地址。駁回文件上寫說警察有查訪兩處地址但對方沒有住在那,請問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支付命令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