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法律月-法科精選好片

文:法律百科
刊登:2021-11-05・最後更新:2021-11-10

法律百科先前與別與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聯合舉辦了圖書館法律月活動,透過一系列的講座與推薦片單書單專區,帶著大家用不同角度窺探法律的真實樣貌。
 
在這裡也分享我們私心超愛的9部好片們,邀請你一起從這些作品中,看見法律議題的各種面向。


法律百科推薦片單,點擊下方片單連結,就可以前往我們每部的觀後小分享

判決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法科私心片單 01:法律女王


電影中......
法官:「美國憲法沒有提過『女人』兩個字。」
法律女王金斯伯格:「也沒有提過『自由』。」
 
《法律女王》改編自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的真實故事,講述她從進入哈佛法學院到早期職業生涯時期面對的種種挑戰,及如何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工作環境及社會氛圍中,成為律師,爭取性別平權,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法官之一。
 
 
《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 導演: 咪咪·蕾德



#法科私心片單 02:我們與惡的距離


「他前面還有52位死刑犯。」
現實世界中,執行死刑會依照什麼順序?如果死刑犯想與家人見最後一面,國家一定會給他機會嗎?
 
劇中描述一起隨機殺人案件發生後,加害人、加害人家屬、被害人家屬、辯護律師、精神疾病患者各方人物間交錯的故事。這是臺灣第一部以隨機殺人為主題的電視劇,涉及法律、新聞媒體、思覺失調症等議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 導演:林君陽 



#法科私心片單 03:判決


冷靜、內斂的法官費歐納,她相信「自己可以為那些無望的僵局作出合理的判決。」
 
一位血癌嚴重患者Adam,他再過3個月才會成年,全家人都是虔敬的耶和華見證人信徒,作為法定代理人的父母親基於信仰緣故,認為Adam不應該接受輸血治療;而負責照顧Adam的醫院基於人道觀念要求強迫輸血。

而這個爭議送到了法官費歐納的手中,她如何貫澈兒童法案尋求孩童福祉的目的,在信仰及生命兩種價值中作出最好的決定?

 
《判決》(The Children Act)導演:李察·艾爾 Richard Eyre 



#法科私心片單 04:十二怒漢


第8號陪審員:「雖然我不知道怎麼證明他無罪,但這件事情應該要好好討論,這關係到一個人的性命。」

12位陪審員來自不同背景,在一間密閉房間中討論一件殺人案的嫌疑犯有罪還是無罪。
如果你是陪審員,就必須找出案件中是否有「合理懷疑」,也就是整件事情有沒有不合理、相互矛盾的地方?
如果有任何蛛絲馬跡讓你心中產生合理懷疑,那就應該作出無罪的決定。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導演:薛尼·盧梅 Sidney Lumet 



#法科私心片單 05:紐倫堡大審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法庭1945年在德國紐倫堡正式開庭,審判納粹戰犯,德國法官站上被告席。他們昔日的判決,是殘暴的種族屠殺,還是忠心的愛國表現呢?
 
「整個世界都在專注這場審判,因為審判的不只是這麼幾個人,這是要尋找全世界的正義。」
美國法理學家奧利弗.福爾摩斯:「這種責任不只要在文件檔案中查找,而是要從社會的本質中探詢,最重要的是要探索人性。」
 

《紐倫堡大審判》(Judgment at Nuremberg) 導演:史丹利·克萊瑪 Stanley Earl Kramer 



#法科私心片單 06:永不妥協


不妥協,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她讓一個小鎮站起來,讓一間大公司屈膝臣服。

永不妥協描寫女主角艾琳與律師艾德並肩合作,向美國太平洋瓦電公司(PG&E)提告,嘗試各種招式,突破重重難關,最終為加州辛克利小鎮居民爭取應得的權益。
 

《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導演:史蒂芬·索德柏 Steven Soderbergh 



#法科私心片單 07:檢方的罪人


「身為檢察官,不計代價地讓真兇受到制裁是合理的嗎?
如果堅守法律賦予檢察官的職責,幫助到的卻是一位曾經做過壞事的人,這樣是值得的嗎?」
 
《檢方的罪人》主題環繞在檢察官的職責,討論什麼是「正義」,犯罪的追訴權時效是不是合理、執法者能不能不計代價地發現真相。
 
故事中,年輕的檢察官沖野,剛好與自己的老師最上一起偵辦一對年老夫婦的死亡命案。在偵查過程中發現,其中一位嫌疑犯松倉,涉嫌25年前殺害一名少女。
25年前因為罪證不足,松倉並沒有被追訴、判刑;經過25年後,法律上的追訴權時效也已經過去,就算後來松倉在面對檢察官時,承認自己曾經在25年前犯下殺人罪,法律上也不能再對松倉進行追訴。

最上不計代價地,要讓松倉為25年前殺人受到制裁,因此用各種手段要讓松倉變成年老夫婦死亡命案的兇手。
沖野則堅守法律賦予檢察官的職責,不惜辭去檢察官職位,並協助松倉的律師,想辦法幫松倉在年老夫婦的命案中辯護。
 
最後,沖野成功協助松倉獲得了無罪的判決,但松倉依舊沒有為25年前的罪行付出代價,甚至宣稱自己受到司法迫害。
 
沖野對於自己心中所堅持的理想產生懷疑,不計代價地讓真兇受到制裁是合理的嗎?自己守護了檢察官的職責與法律的價值,但所幫助到的卻是一個曾經做過壞事的人,這樣是值得的嗎?故事的結尾,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檢方的罪人》(検察側の罪人)作者: 雫井脩介



#法科私心片單 08:不完美的正義


布萊恩.史蒂文森:「我們用來衡量正義的真正標準,正象徵了社會、法律、公平、平等原則的指標,並不是我們如何對待在我們當中有錢有權、備受敬重的人。真正能夠衡量我們社會品格的方式,是我們如何對待那些貧窮、不受喜愛、遭到起訴、被定罪和被判處死刑的人。」

「要做一件好事,光靠理想是不夠的,你還得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這部片改編自美國辯護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著作的《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故事線圍繞在1988年,年輕的辯護律師布萊恩接手的「華特案」。一向安分守己的華特被控謀殺一名17歲的白人少女,法官卻只因一位證人的證詞將華特判處死刑,在布萊恩事後調查發現,當時有數項證據都足以證明華特的清白。在面對龐大的司法體系、社會氛圍與種族議題,我們追求的「正義」又是什麼呢?
 
 
《不完美的正義》(Just Mercy)作者: 德斯汀·丹尼爾·克雷頓 Destin Daniel Cretton



#法科私心片單 09:竊聽風暴


東德秘密警察日夜不停地竊聽,監控一名劇作家的私生活,試圖找出劇作家撰寫反動文章的證據。
不知不覺中,秘密警察漸漸融入了劇作家的日常,在暗處默默感受劇作家多采多姿的生活,對他產生了友誼,並在緊要關頭為了保護劇作家而甘願冒險,展現人性溫暖與勇敢。
 
 
《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作者: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person
網站採用CC授權,內容歡迎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