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作者群
訂閱電子報
支持我們
menu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description
文章
space_dashboard
專欄
contact_support
問答
book
辭典
assignment
範本
photo_library
懶人包
person
登入
註冊
description
文章
space_dashboard
專欄
contact_support
問答
book
辭典
assignment
範本
photo_library
懶人包
登入
註冊
podcasts
法科!輕鬆點︱Podcast 頻道
/
所有分類
法律入門
32
救濟與訴訟程序
11
房子‧土地‧鄰居
7
消費‧借還錢‧契約
11
損害賠償‧保險
1
家庭‧父母子女
11
性別
10
健康‧醫療‧銀髮族
7
勞動‧工作
8
公司‧企業‧法人
2
智慧財產權
4
刑事犯罪
30
基本人權‧政府
22
車‧交通
3
環境‧衛生
7
其他
10
S5EP24︱
2023-09-06
不讓座=沒有愛?法律眼光怎麼看博愛座?
你有坐過博愛座嗎?博愛座對於有搭乘過大眾運輸工具的人來說,應該不陌生。而博愛座也常常衍生出具有爭議的新聞事件,讓原本是優先由身心障礙者與老弱婦孺搭乘的座位,反而成為了道德的枷鎖,這應是最初設計制度時所不樂見的情況。 對於博愛座是否存廢,有相當多的討論意見,也經過主管機關對公共政策參與平台的倡議回應的過程。顯示博愛座是一個相當難達成共識的難題。而法律上對於博愛座的規定又是如何呢?現行法對於不讓座的人...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23︱
2023-08-30
法律紛爭必勝保證?法律上真的有「帝王條款」嗎?
隨著2023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上路,車輛駕駛未停讓行人的行政罰鍰金額上限調高至6千元,加上後續執法問題,引起輿論的熱烈討論。引起好奇的是,許多媒體會用行人的「#帝王條款」一詞來形容駕駛須停讓行人的規定。 然而到底什麼是法律上的「帝王條款」呢?是指具有絕對效力的法律規範嗎?其實在法律專業上,帝王條款並不是一個特別會被使用的詞彙,通常也不是法律訴訟上的重點,但這個詞彙卻常常出現在媒體報導或者公...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22︱
2023-08-23
法科快報:不賺也不行?店家拒收1元OK嗎?ft. 實習生Janet
《法科!輕鬆點》第一次由實習生參與錄音啦!跟零錢之間磁場不合的實習生Janet,將跟各位聽眾朋友一起聊聊拒收零錢這回事! 錢包皮夾裡鼓鼓地充滿1元、5元硬幣,會讓你感到煩躁、急著精算想脫手它們嗎?還是喜歡把亮晶晶的零錢蒐集起來,作為幸運招財的錢母呢?如果是從別人那邊收到零錢,會覺得麻煩嗎? 在知名社群社團中,有網友針對店家「可不可以拒收零錢」這件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說零錢具有法償效力,但是拒收...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21︱
2023-08-16
好吃最重要?這些「食物」法律怎麼看?
❣️溫馨提醒:本集節目會聊到不同的飲食文化及中藥成分,若擔心引起不適的話,建議先不要收聽喔! 世界各地飲食文化大不同,但你有想過有些來自人身上的東西,到底可不可以吃,吃了會有什麼問題呢?胎盤、體液甚至人的肌肉,這些到底能不能拿來「吃」,吃了之後又會有什麼法律問題呢? 本集節目來自主持人的各種腦洞,除了各種人體部位之外,也會聊聊對於各種神祕食材/藥材的奇怪知識。你知道什麼是左盤龍,什麼又是夜明砂嗎?...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20︱
2023-08-09
法科快報--誹謗行為該不該處罰?
誹謗罪(不是「毀」謗喔)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刑法罪名之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報章媒體中,都很常見到它。而在2023年6月份,憲法法庭作出了112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針對誹謗罪做出了合憲的解釋,也引起了法律專業人士的討論。 大法官在判決中再次宣示了「合理查證原則」的重要性,認為發表言論者在發表足以毀損他人名譽、與事實有關的事情時,必須要盡合理查證義務、可以合理相信所發表言論是真實的,就不會觸犯誹謗罪。...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19︱
2023-08-02
出國血拚一時爽,不可不知法律小撇步!
各位聽眾朋友在疫情逐步解封之後,是否迫不及待直奔國外觀光旅遊呢?在享受國外風光之時,有興起購物的慾望嗎?出國遊玩買點東西回國,不管是自己用或想分贈親友,都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有些熱心的人會順帶經營起代購事業,讓想購買國外商品的團友可以受惠。 然而,經營代購事業其實不如想像簡單,出國買的太瘋,也可能要多繳稅!買國外商品回國,還要注意很多東西不能買,或者是需要買適量,回國之後想友情價賣給親友,其實也沒那...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18︱
2023-07-26
只是不想再恐懼--家庭暴力中的正當防衛難題
❗溫馨提醒:本集節目中為了呈現具體案例事實,以進行後續的法律內容介紹,所以會有描述犯罪情節的內容,未滿15歲的朋友先不要收聽喔! 2023年7月,隨著國民法官法施行,第一件由國民法官參與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該案被告季姓婦人趁丈夫酒醉熟睡之時弒夫,而遭殺人罪嫌起訴。而季婦是因為長期受到家暴而無法忍受、進而弒夫,也成為了檢辯雙方攻防的焦點。 由職業法官和國民法官組成的合議庭認為,季婦犯案時的精神狀況尚...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17︱
2023-07-19
立法了,然後呢?跟騷法上路一週年回顧
各位聽眾朋友還記得跟蹤騷擾防制法(俗稱跟騷法)是什麼時候上路嗎?在2021年的12月,跟騷法正式立法,並於2022年6月1日上路施行。 在當時跟騷法引起了相當的討論,立法當時發生了震驚社會的2起事件,被害人皆在遭跟蹤騷擾後遇害,而被認為是不幸事件加速了跟騷法的立法。在跟騷法立法之時引起了相當的討論,有人認為跟騷法將會扼殺正當的追求行為,將動輒得咎,無法好好跟心儀的對象表白。而若干批評認為跟騷法迅速...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16︱
2023-07-12
寄了真的有用嗎?存證信函實用指南大解密
各位聽眾朋友有收/寄過存證信函嗎?雖然跟存證信函扯上關係通常不會是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但存證信函畢竟是行走江湖不可不知的好東西,值得我們更多了解喔! 存證信函顧名思義,有保「存」「證」據的意思。即使它不一定會立即產生法律上的效果,但既能夠表達意思、作為證明,且有在郵局保存副本,降低被偽造的風險,仍然是處理糾紛時常用的方式。 收到存證信函該怎麼辦?如果想寄存證信函該注意哪些事?如果想自己寄存證信函,...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S5EP15︱
2023-07-05
打擊黃牛大作戰!法律如何管制黃牛票?(ft.聽眾留言)
2023年是許多藝文活動復甦的一年,國內外許多重量級藝人都登臺開唱,想見證明星風采的粉絲無不摩拳擦掌,不惜請假也要守在手機、電腦、售票機前面搶票。隨著售票系統的圈圈轉來轉去,不免幾家歡樂幾家愁,然而有些粉絲若不幸沒搶到票,轉身卻看到社團、群組裡面冒出了加價驚人的黃牛票,有人可能會感到失望與生氣,有人則會忍痛掏出錢錢,為了見偶像一面而買票。 藝文表演票券的黃牛現象行之有年,而且有時價格會被哄抬的超乎...
閱讀全文
double_arrow
‹
1
2
...
5
6
7
8
9
10
11
...
17
18
›
訂閱電子報
×
您可以透過電子報閱讀法科精彩內容喔!
姓名:
*
Email:
*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
及
隱私條款
×
祝福法律百科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網站農曆年節不休息,歡迎常來逛逛,共同討論法律問題,交流分享,讓法律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如:法小科
如:legisp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