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會構成公然侮辱呢?
公然侮辱罪的要件,是要在多數人或是不特定人有可能看見或聽見侮辱的情形下,對別人進行不涉及敘述事實的言語謾罵,或用動作、文字圖畫表達謾罵的意思。
關於公然侮辱罪的基本介紹,可參考:蔡文元(2020),《什麼是公然侮辱罪?》。
至於對虛擬的身分(如筆名、網路上的帳號)言語侮辱是否會成立犯罪,建議參考:紀欣宜(2020),《線上遊戲中亂罵人是否成立公然侮辱?》。
關於何謂「公然」的要件解釋,可參考:李侑宸(2020),《公然侮辱罪的「公然」是什麼意思?在網路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等網路空間裡罵人是所謂的「公然」嗎?》。
法律百科對於公然侮辱及誹謗罪有收錄許多精彩的文章,也歡迎提問人在提問前,可以先上法律百科找答案喔。
公然侮辱罪的要件,是要在多數人或是不特定人有可能看見或聽見侮辱的情形下,對別人進行不涉及敘述事實的言語謾罵,或用動作、文字圖畫表達謾罵的意思。
關於公然侮辱罪的基本介紹,可參考:蔡文元(2020),《什麼是公然侮辱罪?》。
至於對虛擬的身分(如筆名、網路上的帳號)言語侮辱是否會成立犯罪,建議參考:紀欣宜(2020),《線上遊戲中亂罵人是否成立公然侮辱?》。
關於何謂「公然」的要件解釋,可參考:李侑宸(2020),《公然侮辱罪的「公然」是什麼意思?在網路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等網路空間裡罵人是所謂的「公然」嗎?》。
法律百科對於公然侮辱及誹謗罪有收錄許多精彩的文章,也歡迎提問人在提問前,可以先上法律百科找答案喔。
偵查程序
通常有一件牽涉到刑事犯罪的事情發生後,首先可能經過民眾報案、警察調查等原因,當有犯罪嫌疑時,會轉由檢察官主導所謂的「偵查程序[1]」,針對可疑的對象進行偵查。
偵查之後,檢察官如果認為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刑法上的犯罪,或者有其他原因,就可能作不起訴、緩起訴處分。如果覺得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成立犯罪,就必須要起訴[2]。
通常有一件牽涉到刑事犯罪的事情發生後,首先可能經過民眾報案、警察調查等原因,當有犯罪嫌疑時,會轉由檢察官主導所謂的「偵查程序[1]」,針對可疑的對象進行偵查。
偵查之後,檢察官如果認為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刑法上的犯罪,或者有其他原因,就可能作不起訴、緩起訴處分。如果覺得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成立犯罪,就必須要起訴[2]。
審判程序
起訴之後,就會進入由法院所主導的審判程序,會由檢察官擔任國家追訴犯罪的代表,證明被告有罪;而被告方可以主張自己應有的權益。最後由法官在調查相關證據、聽取雙方主張之後,判決被告有罪或無罪、有罪的話必須要判決怎麼樣的刑罰。
另外,則會視案件情形,如果被告坦承不諱、證據確鑿,可能適用較為迅速的簡易判決處刑程序[3];而如果被告觸犯相對較輕微的犯罪,則可能適用程序較為簡便、證據調查規定較為寬鬆的簡式審判程序[4],或由被告與被害人進行協商的協商程序[5]。
起訴之後,就會進入由法院所主導的審判程序,會由檢察官擔任國家追訴犯罪的代表,證明被告有罪;而被告方可以主張自己應有的權益。最後由法官在調查相關證據、聽取雙方主張之後,判決被告有罪或無罪、有罪的話必須要判決怎麼樣的刑罰。
另外,則會視案件情形,如果被告坦承不諱、證據確鑿,可能適用較為迅速的簡易判決處刑程序[3];而如果被告觸犯相對較輕微的犯罪,則可能適用程序較為簡便、證據調查規定較為寬鬆的簡式審判程序[4],或由被告與被害人進行協商的協商程序[5]。
執行程序
如果法官判決的結果是判決被告有罪,並且需要科處刑罰的時候,就會由檢察官接手最後的執行程序[6]。
如果法官判決的結果是判決被告有罪,並且需要科處刑罰的時候,就會由檢察官接手最後的執行程序[6]。
其他相關的法律問題
公然侮辱罪原則上只能上訴到第二審,例外可上訴到第三審
公然侮辱罪的法定刑度是處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依法是最重本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的犯罪,原則上只能上訴到第二審,不能上訴第三審。但為了保障被告至少要有一次的上訴機會,如果第一審沒有被判決有罪,但在第二審卻被判決有罪,這時例外讓公然侮辱罪的被告可以上訴到第三審[7]。
公然侮辱罪的法定刑度是處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依法是最重本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的犯罪,原則上只能上訴到第二審,不能上訴第三審。但為了保障被告至少要有一次的上訴機會,如果第一審沒有被判決有罪,但在第二審卻被判決有罪,這時例外讓公然侮辱罪的被告可以上訴到第三審[7]。
提告是覺得自己權益受損的人的權利,然而提告後是否會使得他人獲判有罪,取決於事實如何證明、偵查及審判機關對相關言論的判斷等因素,建議您尋求專業律師的個案諮詢服務,並決定是否及如何採取法律行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