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鄰居居家生活產生的噪音,包括寵物貓狗的吠叫聲等,多半不連續發生、不容易測量,面對這種「近鄰噪音」,法律上可以透過以下的途徑主張權利:
向管委會投訴
當然可以先向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投訴,請他們先出面制止、勸導。建議還可以先看看大樓規約有沒有相關規定,請管委會依照規約勸說。如果住戶被制止之後也沒有改善,管委會可以報請主管機關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裁罰3,000~15,000元[1]。
當然可以先向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投訴,請他們先出面制止、勸導。建議還可以先看看大樓規約有沒有相關規定,請管委會依照規約勸說。如果住戶被制止之後也沒有改善,管委會可以報請主管機關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裁罰3,000~15,000元[1]。
報警處理
如果管委會勸導仍無改善,或是另一間沒有管委會的舊公寓,可以報警處理。
這種居家寵物叫聲如果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就是警察職責處理的範圍(不是環保局喔)[2]。因此,遏止妨害公眾安寧的噪音,仍然要報警請警察前來確認對方製造噪音、喧嘩等,是不是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如果確實有達到,警察也可以依法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處以6,000元的罰鍰[3]。
如果管委會勸導仍無改善,或是另一間沒有管委會的舊公寓,可以報警處理。
這種居家寵物叫聲如果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就是警察職責處理的範圍(不是環保局喔)[2]。因此,遏止妨害公眾安寧的噪音,仍然要報警請警察前來確認對方製造噪音、喧嘩等,是不是已經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的程度,如果確實有達到,警察也可以依法對製造噪音的住戶處以6,000元的罰鍰[3]。
提起民事訴訟
關於製造噪音危害他人的居住安寧,法律上也賦予人民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請求禁止噪音侵入,也可以請求精神上損害賠償[4]。
不過,如果不分日夜、地點要求他人不可以發出聲音,恐怕也有點超過社會常情,實務也認為什麼是噪音,不是由個人主觀認定,而是要依據相關的噪音管制法規來判斷[5]。畢竟如果真的是正常合理的生活起居行為,不是一般人都難以容忍的噪音,也不能毫無限制地限縮別人的活動,避免所有人都動輒得咎[6]。具體的個案判斷研析,仍建議備妥相關資料諮詢律師等專業人士。
關於製造噪音危害他人的居住安寧,法律上也賦予人民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請求禁止噪音侵入,也可以請求精神上損害賠償[4]。
不過,如果不分日夜、地點要求他人不可以發出聲音,恐怕也有點超過社會常情,實務也認為什麼是噪音,不是由個人主觀認定,而是要依據相關的噪音管制法規來判斷[5]。畢竟如果真的是正常合理的生活起居行為,不是一般人都難以容忍的噪音,也不能毫無限制地限縮別人的活動,避免所有人都動輒得咎[6]。具體的個案判斷研析,仍建議備妥相關資料諮詢律師等專業人士。
延伸閱讀:
黃蓮瑛、梁九允(2021),《鄰居的卡拉OK、打麻將等日常生活噪音,該怎麼辦?——近鄰噪音的處理方式》。
洪偉修(2022),《噪音Stop!鄰居製造噪音,我該怎麼辦?民事求償篇》。
洪偉修(2021),《噪音Stop!鄰居製造噪音,我該怎麼辦?刑事責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