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我方是2F住戶,對方是我方正下方的1F住戶,對方近日起進行大翻修,噪音及工程造成我方巨大精神虐待和屋內實質損害,請問可用什麼根據向何單位申訴提告?我是退休將領軍人遺眷,需要了解相關規定,以維護自身權益,謝謝!
問答
各位法律百科的前輩好在大學四年級期間,我參加了越南的境外實習,我很感謝公司和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成長,但是也有碰到一些有關與公司的實習契約問題,爭議點:1.當發生勞資糾紛時,法律判斷依據為本國勞基法或為越南或為越南勞基法?2.合約內容有多項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是否可造成此合約無效,或部分無效以下為部分可能違反勞基法契約內文1.實習結束前1個月,由公司方依實習生綜合表現評估,延長實習或轉為正職(至少服務12個月);考核通過者,保障福利待遇參照正職儲備幹部。若因表現不佳,未通過考核者...
問答
請問旅居國外的臺灣人收到法院傳票,要求以證人身分出庭作證,一定要回國開庭嗎?請教現行法是怎麼規定的?可否以視訊會議取代?如果一定要回國,支出的機票錢、工作請假的損失可以請求誰補助或補償嗎?
問答
在民法中,同意、承諾的意思一樣嗎?民法第443條第1項:「承租人非經出租人承諾,不得將租賃物轉租於他人......」民法第543條:「委任人非經受任人之同意,不得將處理委任事務之請求權,讓與第三人。」在商標法中,同意、授權的意思一樣嗎?例如:商標法第35條第2項:「除本法第三十六條另有規定外,下列情形,應經商標權人之同意......」商標法第39條第1項:「商標權人得就其註冊商標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之全部或一部指定地區為專屬或非專屬授權。」
問答
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網站公告2020年適用:1.製造工作、機構看護工作、海洋漁撈工作、營造工作:每月薪資不得低於勞動基準法所訂基本工資$23,800元。2.家庭看護工作、家庭幫傭工作:每月薪資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約定,但不得低於新臺幣$17,000元(泰國籍家庭看護工作、家庭幫傭工作為不得低於$23,800元)。想請問因為泰國籍家庭看護工作、家庭幫傭的工資較其他國籍工作者高的原因?國籍不同而有不同規定,會不會違反平等權呢?https://dhsc.wda.gov.tw/newsdetail_487.html
問答
我預先請了特休,但卻遇到颱風停班停課,我可以取消先前的請假嗎?法律是否有任何規定?企業是否應在工作規則約定?如果都沒有,應該如何處理?
問答
新修的刑事訴訟法第116之2增加了好多防逃措施,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交付護照、旅行文件,或是接受電子腳鐐嗎?相關的規定要看哪裡呢?
問答
學生申請大學常會檢附心理測驗結果,心理測驗是否屬於隱私權的範圍?申請時可以不附心理測驗結果嗎?如果因為沒有檢附而得分較低,可以申訴嗎?或是大學有權利規定心理測驗是必備審查資料?
問答
我知道移工在臺灣,通常從事照顧行動不便或是年紀大的人,也知道有些移工在工廠做工,或是在漁船上工作。請問移工在臺灣,可以從事哪幾種類型的工作?我想自己查資料研究移工相關的規定,應該去看哪些法令?
問答
專法的意思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用專法來規定事情?2018年11月舉辦的選舉中,包括公投案,其中第12案針對同性婚姻,應該使用專法或直接修改民法,引起立專法是不是就等於歧視同性結婚的人的討論。請問立專法,就代表歧視受這部專法規範的人嗎?
問答
視訊會議科技便利,解決實體遠距離問題。股東會可以用視訊會議進行嗎?公司有無公開發行是否不同規定?
問答
喪假是為讓員工能處理親人後事、恢復心情,但是勞動基準法好像沒有請假細節,是否有其它勞動法相關規定?
問答
配偶全職在家照顧家裡,我在外面工作。我是不是應該給配偶一些可以自己決定怎麼花的錢?法律上是怎麼規定的?
問答
鄰居晚上製造各種噪音,像是練鋼琴、定時澆花、施工,讓我下班回家覺得非常痛苦。請問政府依據那些規定,去管理噪音?
問答
看到新聞裡提到我買的蜂蜜,最近因為添加物違反規定,因此全部下架銷毀。請問政府要求食品下架、銷毀的依據是什麼?
問答
民法規定,必須要所有繼承人達成共識,有一致的決定後,才可以真正把遺產分配給不同的人。繼承開始後,如果繼承人有兩個人以上,大家意見常常兜不攏,沒有辦法決定出一致的決定。這個時候,如果就一直僵持下去的話,對大家也不好。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結束僵局,讓遺產早點分配給所有繼承人呢?
問答
外賣業的興起,使現代人們更常使用電話訂購、網絡下單。然而,有些人卻藉由這便利,訂購食物后卻任意棄單,甚至會出現訂購大量食物后棄單造成商家虧損以致便宜抛售的狀況。請問此情況商家可否以侵權行爲起訴棄單者呢?或是礙於電話號碼、網絡賬號的隱秘性,如何對素不相識的棄單者起訴呢?
問答
常看到故事裡,大家族中有人過世後,中出現多份遺囑,爭執哪一份才是真正的情況。請問做完一份有效的遺囑之後,可以更改、毀棄或是另外立一份遺囑嗎?此外,要怎麼讓遺囑的內容實現?有什麼規定?
問答
常常聽到發生糾紛後,我的權利被侵害了、我被侵權了,為了要求對方賠償,所以要上法院的說法。可是到底實際具體的情況,要符合哪些條件,才可以真的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問法條是怎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