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近日找工作時,錄取一家科技公司簡稱A告訴我是做app錢包功能,負責出入金功能開發(但應該沒有直接碰到真的錢,頂多就單純開發功能而已)入職後我被分派到這間公司的分公司簡稱B主管跟我說我是負責做A公司的工作但被分派到B公司我發現B可能有在做博弈業的營運(公司開到很晚)但我並沒有參與營運,我只有單純的開發錢包app功能有幾個問題1.請問這樣我會觸法嗎?2.如果有的話會觸犯甚麼法律呢?3.如果離職後公司出事我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問答
如標題,我是自學法律的新手,看到書上有提到這兩種憲法,想請問各位,實質意義的憲法是否包含形式意義憲法呢?因為網路上說實質意義憲法不問形式、名稱,只看內容,那形式意義的憲法似乎也符合,只是更嚴格?謝謝。
問答
一、甲向乙承租A屋,作為某寺廟預定舉辦的宗教活動,已經預付租金10萬元!其後,政府因疫情持續擴散而命禁止一切宗教相關活動。請問:甲得否向乙請求返還10萬元?其請求權基礎為何?試引用法條分析之。答:民法249條第四款?二、假設甲與乙訂立租屋契約前,政府已經公布禁止一切廟會活動,而甲不知其事、乙知其事。甲並已付租金10萬元,甲、乙各支出1000元的簽約費用,雙方的法律関係如何?甲可否依什麼規定請求返還10萬元?簽約費用的損失誰應負擔?請引法條分析之。答:民法249條第三款?245條之1第一項第三款?
問答
現行法律是否有關於未成年人吸食菸品(或是電子菸)的相關規定?
問答
我有一棟透天20坪的房子,民國6X年蓋房子時蓋在別人的土地上,有5坪土地為別人所有,最近地主把土地賣給了第三著,現在第三著以2倍的價錢要我們購買回去,請問是否適用優先購買權,向原地主以相同價錢購買回,另外一個問題"須於接到通知10日內表示行使優先購買權",請問口頭通知具有法律效應嗎?
問答
搭公車的時候本來抵達A站應該要下車,公車過站不停才發現自己搭錯了,這時候請求公車司機停車讓我下車。(公車路線為山路,下一站距離A站非常遠,所以請司機臨停路旁)若司機不停,會有強制罪或任何法律問題嗎?
問答
既然我們民法使用「契約」來表達雙方達到一致的約定,請問為什麼民間還是多使用「合約」呢?這題好像不是法律問題,可能比較是法律史或是法律社會學的問題,不過還是想問問看有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讓我困惑很久了。
問答
中午同事一起點麥當勞外送。午休後比對發票,才發現麥當勞多送了一盒6塊麥克雞塊。請問這多送的這一盒6塊麥克雞塊法律上該怎麼處理?
問答
在公司已近17年,因業務成績亮眼老闆於2015年用Email確認與我簽任合作契約十年,請問(1)契約/條件是否有法律效力?(2)老闆可單方面修改薪資條件嗎(縮減)?(3)如公司營運狀況下滑,資遣費該如何計算?按合約未滿期限支付?還是?謝謝
問答
A、B本來是好友,兩個人一同完成圖文書籍的製作。(比方A寫文章腳本、B負責畫圖,然後由二人出錢印製成書籍)這樣以法律上來說,兩人算是共同作者嗎?其後兩人鬧翻了,A要求B不得販售此書籍是成立的嗎?如果成立,B該如何保障自己的發行權利?(兩人的創作是不可分離的,比方劇情由A完成,B將內容畫成圖,這樣的情況無法將書籍中A的部分抽離,B再另外出版)
問答
我預先請了特休,但卻遇到颱風停班停課,我可以取消先前的請假嗎?法律是否有任何規定?企業是否應在工作規則約定?如果都沒有,應該如何處理?
問答
您好,現行身分證之性別判定標準以個人的第一性徵為準,並且規定除非完成性別重置手術(俗稱變性手術),才可以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然而跨性別者的性別表達與其身分證上並不相同,目前台灣在各方面(工作,甚至是法律規定)等的性別判定以身分證性別為主,會讓人家根據證件一眼看出你是跨性別從而受到嚴重的歧視。行政院的行政命令,是否有侵害人民基本人權(性別表達的自由)?如是,於法庭具體如何主張?
問答
在補習班打工,最初試用期薪資為120元,但試用期過後卻未調薪,於是向勞工局檢舉,勞工局表示若要拿到剩下的工資,就要公開檢舉身分,但公開的後果可想而知,縱使沒有被解僱,以後在公司的日子也很難過,所以想請問有辦法同時保住工作和拿到法律保障的基本工資嗎?謝謝!
問答
我的個人財產置放在同居人家裡連同戶籍也設立其中,同居人(屋主)!同居人可以不經同意而動用我的個人財產及其任何物品?這有構成刑法或民法的任何法律責任嗎?同居人以屋主之名為由,不讓我取回個人所有相關財產!對同居人說明要搬取個人之財產.同居人一直不回應!然而又跟警察告知她是屋主不讓我進到住處搬遷,間接有侵佔之情事,我該如何處理來保障自己?
問答
私人之間的約定(白紙黑字)會優先於法律規定嗎?AB離婚,婚前無協議,按規定共有財產的部分是夫妻各半。但若離婚時,A寫下約定只要求帶走車子、10萬,即使婚後的房子原是登記A的名字,兩人共有財產還有100萬,未來若上法院,房子(A未過戶給B)及100萬都屬於B嗎?私人約定沒有公證也有法律效力?
問答
請問客人在書店裡拿手機拍攝書的封面或是內頁,是合法的嗎?書店可以禁止客人拍攝嗎?(看到噗浪上有一則書店請客人不要拍攝書內頁的噗,引起很多討論,想知道法律上怎麼判斷這件事的。)我另外想到,那如果客人買了書,就可以拍攝自己所擁有的書的部分內頁放到自己社群帳號(例如自己的Instagram或是Facebook)嗎?還是說雖然書是自己買下的,但是不是利用上還是有一些限制?
問答
請問A方B方c方共同擁有一塊6分地而A.B要賣這塊地c不同意賣而AB兩方想分割出自己的各2分地拿去賣而c方始終不願拿出分割土地所需資料這樣走法律途徑能分割出來嗎?但還沒分割前AB兩方就先把自己各2分地賣給別人也已簽約並收頭款這會有影響嗎?另一個問題C方說你們土地拿去賣我在把它買回來但不是跟我們買這是可行的嗎?
問答
A自己雕了一個木雕,B看到後很喜歡,雙方議定以10000元買賣,3天後交付,結果在交付前夕,被C偷走,那A、B、C之間的法律關係為何?
問答
弟弟之前中風昏迷,在急救時醫生有幫他插管救回,可是在弟弟清醫後,他老婆就把他送往安養中心,現在可自己呼吸沒插管可是管子還留在氣管處,還沒取出,之前醫生說可自主呼吸後可將管子移除,想問的問題如下:弟弟目前都意識都清醒,可以用比的來表示,我們要將他之前的插管的管子移除,讓他可以自己進食(自己可以從嘴邊用吸管吸食),不用再灌流質營養品,他老婆堅決不同意,請問什麼法律依據讓病人自己決定把管子移除。
問答
18年~19年依公司計畫安排遠赴國外為期一年研修受訓、出發時曾聽聞前輩提醒、研修回國後需完成在職服務兩年滿後才可離職、否則將被公司索賠受訓費用200萬、但此項規定在公司條例準則中未發現、然後本人出發時也未有相關人員告知此項條例、但在今年回國後、收到一張由人事人員交付之最低服務年限合約書、本人納悶的是這張應該是在出發前就先簽署完成再行出發外派研修、因此未同意與補簽該張文件、目前計畫2020年4月轉職(回國後服務滿一年)、這樣的話是否會引起法律問題與糾紛、而我又該如何確保不會被索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