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區 - Podcast
(這集是用團隊還在遠距工作時所錄製,音質音量都有些不穩定,還請大家的耳朵多多擔待,不過節目內容的品質我們一樣有努力把持住!)你有吸菸的習慣嗎?還是會害怕二手菸的味道呢?住在公寓大樓裡,時不時會在電梯裡看到「敬請鄰居不要在自家廁所、陽台吸菸,以免影響到其他住戶」的公告,現在的住屋型態多與鄰居相臨,通風管線互通,鄰居家的菸味飄進家中已經成為生活中常見的煩惱。有吸煙的人,都希望有在私人空間裡好好放鬆呼吸的自由;不喜歡菸味的人,也期待在家中有不被一點菸味侵擾的權利,在地狹人稠的居住模式中,彼此是否能有多...
專區 - Podcast
小時候偷簽自己的聯絡簿、在學校的座位上用立可白塗鴉、把手上的垃圾隨地亂丟、搭公車投幣少付五塊、占用無障礙廁所、把公司提供的餅乾文具帶回家用,這些壞壞的小事你默默做過哪些呢?你知道嗎?其實看起來糟糕的壞事並不一定會犯法,而那些好像沒大不了的小事,做了反而可能會有問題喔!這集小聊一下裡,Yt跟Henry整理了幾個你我生活中可能想過、看過、做過的壞壞小事,一起聊聊這些行為法律怎麼看!-【我們聊了這些】.02:06-08:20我肚子還有點餓?還沒結帳前就把商品先拆來吃或使用會怎麼樣嗎?.08:21-13:59老師有人作弊!考試作弊...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受到性騷擾的被害人,可以填寫這份申訴書,向行為人所屬的政府機關、部隊或學校提出。但如果行為人是單位的最高負責人,要向他所屬的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出;如果不清楚行為人的身分、所屬單位,或他不隸屬政府機關、部隊或學校,則向警察局提出申訴。性騷擾申訴的提起要注意以下時效:(一)一般性騷擾(沒有權勢關係)被害人要在知悉事件發生後2年內提出申訴,最長從性騷擾事件發生日起超過5年就不能提起。(二)權勢性騷擾如果行為人因為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係,而監督、照護或...
專區 - Podcast
「這讓我想到我很喜歡的某房屋廣告,其中有一句臺詞就是『結婚可以是任何事,但一定不是童話故事』結婚跟交往不一樣,身分、權利義務瞬間都被改變了。」在感情中兩人走到最後,總會面臨進入婚姻的抉擇,當戀人變家人,生活就會多了些「不論生老病死,貧賤或富貴,都願意與你共度」的承諾。然而,除了雙方對婚姻的共識與期待外,法律又是怎麼看待「結婚」這件事的呢?可以上午結婚下午離婚嗎?同居義務代表一定要睡在同張床上?「鉅額贍養費」其實大家都搞錯意思了?開放式關係跟外遇分別會有什麼法律問題?繼上兩集的情侶諮商療程(疑,這...
專區 - Podcast
延續《S4EP11︱精神疾病等於有權犯罪嗎?談刑法第19條的難題》,針對精神疾病患者涉嫌犯罪的爭議,我們檢視了刑法關於責任能力的規定,並試圖說明法律的處理邏輯。但後續還有很多需要被處理的問題,而「判無罪之後要怎麼辦?」、「走在路上都要擔心被精神病患攻擊」的懷疑仍然沒有停歇,這時有什麼法律可以來處理呢? 政府推出「社會安全網」的政策計畫以來,常受到「說好的社會安全網呢」的批評,但其實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就醫,後續的處理與關懷,乃至於當涉及刑事案件時,如何在程序上加以保障/監管,以及希望精神疾病患者能夠...
專區 - Podcast
各位聽眾朋友們有沒有從學生時代就跟著你的綽號呢?以前會跟同學一起盡情打鬧嗎?那些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寫著同學資料的小本本,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然而,長大後回想起來,會發現有些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同學之間取的綽號好難聽,居然可能出問題?學生之間打打鬧鬧,一旦出事怎麼辦?玩笑開過頭就不再是玩笑,而會演變成需要釐清法律爭議、確認責任歸屬的問題。然而法律能解決的事情有限,學生間的相處並不歸法律管,而對於做錯決定的孩子來說,單純處罰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這些都讓校園中的法律問題格外困難。 本集節目中,Yt...
專區 - Podcast
「等你1分鐘,等於全班40個人被你浪費了40分鐘知道嗎」、「來,東西拿過來我沒收」、「全班把書包拿出來給教官檢查」、「手伸出來,少一分打一下」,這些句子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呢? 學生時代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老師,有的老師或許會給學生很多啟發,但也有老師會給學生很多體罰。學生時代或許因為懵懂而敢怒不敢言,也可能覺得守規矩就不用怕,或者有人會挺身而出,質疑老師的作法。那這些大家或多或少經歷過的日常,背後到底有哪些法律問題呢?老師可以因為管不動學生,就祭出那些可能違法的方式嗎? 本集節目當中,Yt與Henry將從...
專區 - Podcast
專題企劃來啦!繼第4季開頭的情人節特企之後,我們隆重推出「法科劇場」系列,從走入婚姻後的生養孩子、扶養義務,乃至於繼承問題,一共製播3集節目,要帶大家從常見八點檔的劇情、對白出發,進一步認識現實中遇到親情掙扎時,會關乎什麼法律規定。法律在家庭糾紛中並不是萬能的工具,那它到底可以處理哪些問題呢? 在法科劇場第三部,可以看出法律是如何糾纏人的一生😱,Yt與Henry將從繼承人的資格出發,聊聊什麼是「應繼分」、「特留分」,以及常見的疑問。誰需要經過認領跟收養才能繼承遺產?就是不想讓某人繼承遺產可以嗎?讓不孝子女...
專區 - Podcast
專題企劃來啦!繼第4季開頭的情人節特企之後,我們隆重推出「法科劇場」系列,從走入婚姻後的生養孩子、扶養義務,乃至於繼承問題,一共製播3集節目,要帶大家從常見八點檔的劇情、對白出發,進一步認識現實中遇到親情掙扎時,會關乎什麼法律規定。法律在家庭糾紛中並不是萬能的工具,那它到底可以處理哪些問題呢? 在法科劇場第一部,Yt與Henry將聊聊,如果步入婚姻、生養孩子之後,卻發現婚姻關係無法繼續維持時,未成年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影劇中提到的「監護權」該怎麼爭?對方不讓我「探視」孩子,可以告他嗎?離婚之後孩子的「扶養費...
專區 - Podcast
您喜歡網購嗎?不用出門人擠人就能買到琳瑯滿目,甚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今天已經是常見的購物型態。尤其在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網購更是大行其道。然而網購也經常產生爭議,例如收到商品後發現寄來的尺寸不對、顏色跟想像中不一樣,其中退貨、退款問題經常是買賣雙方起爭議的導火線,在法律上到底怎麼規定呢? 俗稱的7天鑑賞期/猶豫期,其實是消費者保護法保障的「無條件解約權」,讓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後,可以不附理由的解除契約。然而這個規定真的如同無敵星星一樣,想怎麼退就怎麼退嗎?網購商家不讓消費者退...
專區 - Podcast
如果住在公寓大廈裡面,對於「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應該不陌生,然而他們到底是在做什麼呢?管理公寓大廈真的如某些人說的,又涼又爽還有油水撈嗎?或者其實是雜事多、可能挨告,讓住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呢? 從住戶的角度來說,公告不合理、空間要修繕、鄰居很吵鬧、管理費太高、保全疑似打混,這些雜事都需要找管委會,當管委會沒有即時處理時,住戶又該怎麼辦呢? 這一集,Yt與Henry將來聊聊關於管委會(與管理負責人),那些可能讓你意外或不意外的points,聽眾朋友們快按下收聽鍵吧:1.管委會不一定有支薪2.公寓大廈三寶:區...
專區 - Podcast
隨著集合式住宅越來越普遍,跟鄰居之間的空間利用就會是許多人在意的問題。平常大家或許對走廊上、樓梯間的幾雙鞋不以為意,但公共空間可能出現的雜物千奇百怪,當遇到鄰居堆置或擺放的物品妨害到其他人的居住品質時,法律上可以怎麼處理呢? 曾經有人在公寓樓梯間擺出自己親人的遺照,嚇壞了其他的住戶;或者也曾有住戶會堆放如山的雜物、垃圾,讓其他住戶在空間跟氣味上都受到打擊。這時候能直接把東西清除掉嗎?還是得要先經過一些程序呢? 鄰居爭議第二章,主持人Yt與Henry將來接續聊聊那些鄰居相處時,關於空間利用的麻煩事,希望聽...
專區 - Podcast
近年來的中秋不同以往,疫情之下避免群聚,烤肉活動也會因此受到一些影響。撇除疫情因素不談,其實烤肉活動在法律上,包含地點的選擇、烤肉的過程與最後製造出來的垃圾,都會遇到法律規定,雖然內容乍看之下是常識,但多一分了解,就更能避免不慎踩到法律紅線,否則收到罰鍰,不僅過節氣氛蒙上陰影,也等於烤肉加價不加量,可就不划算了! 本集節目中,主持人Yt跟Henry將聊聊那些中秋烤肉的回憶,跟各種可能會遇到的法律小知識,歡迎各位聽眾朋友準備烤肉時,一邊收聽《法科!輕鬆點》,不管是一個人過、兩個人過,或是很多人一起過,都有...
專區 - Podcast
2/14情人節的粉紅氛圍已逐漸散去,但過不了太久,我們又要迎向一波3/14白色情人節的白色泡泡攻擊。延續上周的戀愛系列特別節目,今天將繼續煞風景的聊聊分手時還有哪些令人頭痛的恐怖情人行為,以及從法律角度來看這些行為會有什麼問題。過去身邊朋友曾聊過一段不順利的分手經驗,就像電視劇抓馬情節,除了許多激烈爭執的場面,前任每天還殺到家門口站崗要求見面復合,最後他選擇借住其他朋友家才慢慢獲得安寧。聽到朋友轉述當時的狀況與訊息紀錄,都還是能感受到事件的張力,與他的害怕與無助。如果分手後遇到情人不理性的行為,例如傳簡...
專區 - Podcast
「先生先生,想先跟你說聲謝謝,我們是設計系的學生,為了籌學費這是我做的徽章,你願意貢獻你的愛心,支持我們嗎?」「哈囉小姐,這個試用包給你,最近生意不好做,進來幫我們做個問卷好嗎?我們的美膚療程都在做優惠喔!」還記得過去走在商圈或捷運站附近,經常會看到兜售愛心商品或推銷化妝品的人馬,眼神正在搜尋適合的目標準備上前攀談。他們可能會用各種華麗話術半哄半騙得讓你買下你根本不需要的高價商品,從一隻三百塊的自動鉛筆,到價值幾十萬的保養品在新聞中都時有所聞。遭受他們推銷攻勢的故事,總能成為朋友之間茶餘飯後的話...
專區 - Podcast
Netflix上映的《Tinder大騙徒》透過三名女性的故事,揭穿一名以色列騙子在交友軟體詐騙數十萬美元的真實犯罪事件,播出後引起社群熱烈討論。碰上騙心又騙財的愛情小偷應該是大家在感情路上最害怕的事,除了愛情的大騙徒,你有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戀愛或分手經驗嗎?無論你是享受一人生活的單身貴族,或是深陷愛情泥淖的戀人們,配合前幾天情人節充滿粉紅泡泡的日子,這周我們推出應景節目,來聊聊在感情中容易發生(但很少人願意事先討論)的法律議題。從佔據彼此空間的個人用品、送給對方的定情禮物,到同居時共養的毛孩,當濃情蜜意的情...
專區 - Podcast
插播:本季最終回記得聽到最後呦~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家暴的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對家庭暴力的關注與討論。在事件爆發不久前,衛福部發布了最新的《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計畫》,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裡,18到74歲的婦女約每13人就有1人曾經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其中僅有61.4%的受害者會尋求協助,而影響受害者是否對外求援的因素複雜,包含社會與親友間的輿論壓力、受到施暴者的威脅束縛,或未意識到自己正身處在不當的家庭暴力關係中。哪些關係算是在家暴的對象,同住的親戚間是嗎?未同居的同性伴侶呢?除了肢體上的暴力,有什...
專區 - Podcast
「差一點我的車就可以停進去了,移一下應該還好吧!」、「停好好的被人移車,防燙蓋都快凹斷了,該怎麼辦?」、「它都擋住出入口了,所以我才把他的車移到另一邊」相信騎車的人多少都移車,或被移車的經驗,在地狹人稠的都會區要找到停車位,有時候碰的不只是運氣,還有可能要靠些「臂力」,稍微移動附近的機車,把自己的車子塞進去,將有限的空間使用的淋漓盡致。但這樣擅自移動別人的機車,真的沒問題嗎?你也有這些疑問嗎:對方亂移我的車不算違法嗎?車子被移的時候被刮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對方把我的車移到紅線,讓我反被開單,該...
專區 - Podcast
⚠️前方警示⚠️為配合節目主題,內含部分不雅髒話,請聽眾斟酌收聽你有在網路世界中看過雙方互罵叫囂的吃瓜經驗嗎?或自己就曾是事件的當事人呢?網路使用越來越方便,能跨越時間空間的阻礙將各地人們串聯起來,但另一方面,網路帶給使用者的隱匿性,讓隔著螢幕敲打出來的文字,有時容易變得尖銳無情,各類論壇社群上,冷嘲熱諷、指責謾罵的言論常穿插在留言串中。每個人的言論自由與法律所規範的那條界線到底在哪裡呢?法律百科網站裡關於妨害名譽的內容一直都是很熱門的主題,我們也收到聽眾敲碗想了解群媒體上攻擊他人的文字,怎麼樣會構...
專區 - Podcast
再過兩個多禮拜就要公投了,九合一選舉也即將在2022年底展開,你準備好了嗎?在選戰中,有句話說「票多的贏,票少的輸」,鞏固核心的支持者外,中間游移的搖擺選民更是候選人想要拉攏的對象,為了取得人民的青睞,常用盡各種方式努力拉票。然而,除了候選人,每個人也都有左右選情的機會。選舉前後,總會耳聞這類新聞,「選前請選民吃炒米粉,呼籲檢警查賄選」、「疑遷幽靈人口,里長OOO恐當選無效」、「名嘴爆料:立委XXX涉嫌貪汙」、「網瘋傳!候選人WWW疑嫖妓影片」。選舉日看起來離我們還很遠,但影響選情的犯罪可是會要超前部署,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