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想要辦理印鑑登記的人會需要。印鑑在實務上常被用來做為重大交易的證明,例如法院公證、提存,不動產登記,船舶登記、抵押、擔保等等,只要有印鑑章,就能證明本人知悉且同意要進行該交易。所以印鑑要轉交給別人代辦任何有關交易的事項時,需要特別小心。二、範本的來源印鑑證明申請書的範本,來自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n.d.),《印鑑類戶090印鑑登記申請書》,下載PDF檔(.pdf)請點我。註腳按照民法第3條的規定,印章具有跟簽名相同的效果:「I依法律之規定,有使用文字之必要者,得不由本人自寫,但...
辭典
圖1認證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認證是指公證人確認文書是真正的。可以請公證人認證的文書,包括涉及私權的公文書正本、私文書正本、公、私文書的繕本或影本、文書的翻譯本。例如戶籍謄本等公文書要拿去國外使用、要拿國外出生證明的中譯本回臺灣辦戶籍登記,都要透過公證人的認證,確認文書是真的、翻譯文義正確。註腳公證法第2條第1項:「公證人因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請求,就法律行為及其他關於私權之事實,有作成公證書或對於私文書予以認證之權限。」公證法第2條第2項:「公證人對於下列文書,亦得因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請...
文章
圖1聘請外籍勞工要注意!資料來源:楊志凱、余靜玟/繪圖:Yen一、非法容留、聘僱非法外籍勞工的法律效果(見圖1)(一)法律規範要先判斷當事人與非法外籍勞工是否構成聘僱關係,若不構成聘僱關係,依據就業服務法第44條、第63條,「任何人不得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違反者將面臨罰鍰,甚至罰金。這裡的「非法容留」,即容留(收留)外國人於某處所,為其從事勞務提供或工作事實的行為。所以不論與外籍勞工是否有對價的聘僱關係存在,只要未依據就業服務法及相關法令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仍屬非法容留外籍勞工之行為。若兩者間具...
辭典
圖1原本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指以表達一定意思為目的,由文書作成人作成的原始文書。例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原本、法官作成判決書原本。註腳公證法第18條第1項:「公證人作成之公證書原本,與其附屬文件或已認證之文書繕本、影本,及依法令應編製之簿冊,保存於公證處或事務所,不得攜出。但經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依法律調閱或因避免事變而攜出者,不在此限。」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裁判書之原本,應由為裁判之法官簽名;審判長有事故不能簽名者,由資深法官附記其事由;法官有事故者,由審判長附記其事由。」
專區 - Podcast
2022年夏天掀起一波法庭劇熱潮的《非常律師禹英禑》,不知道各位粉絲朋友們有沒有跟著追起來呢?(但錄音當時還來不及聊這部🥲)或者還有哪部法庭劇是你最喜歡、會一看再看的,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們~~ 同時,《法科!輕鬆點》第4季節目,也已經來到一半的時程了,真的真的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朋友們的支持與愛護,喜歡我們節目的話,也歡迎分享給身邊親朋好友,好聽鬥相報喔!Yt與Henry在本集節目開頭,蒐集了聽眾朋友貼心寫下的小紙條,簡單跟聽眾朋友們聊聊,有留言給我們的朋友,歡迎收聽節目找彩蛋~~ 回到節目正題,法庭劇裡面會有許多...
辭典
遺棄,必須是對無自救力的人。而無自救力,是指其人無自行維持生存所必要之能力者而言,如因疾病、殘廢或老弱、幼稚等類之人等是。至在財產上能否自給,或有關係,但非以此為必要之條件。註腳最高法院32年上字第2497號刑事判例。
問答
民法上針對行為能力限制的目的為,保護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然為何此限制是以否定上述兩種行為能力人之行為能力為前提,而非原則上承認其行為能力,僅單就不利於其案件時,再個案判定其是否具判斷能力?
文章
一、政府稅收及其來源(一)依據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然而人民納稅是國家對於人民財產權之侵害的態樣之一,所以人民雖有納稅之義務,但國家也只有在有法律依據下才可以向人民徵稅,而徵稅必須有法律作依據,即是稅捐法定主義之展現。(二)因為國家只有在有法律依據下才可以向人民徵稅,所以憲法分別於第107條、第109條第1項及第110條第1項中規定,國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省稅由省立法並執行、縣稅由縣立法並執行。(三)在上開憲法架構下,財政收支劃分法依據稅課收入來源劃分為國稅及直轄市及縣(市)稅,亦即...
文章
一、發動罷工須符合一些條件,並非人人、任何事情都可以罷工罷工須符合的條件主要規定在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54條第1項至第3項。簡單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條件:(見圖1)圖1如何發動罷工?資料來源:黃胤欣/繪圖:Yen(一)只有工會才能發動罷工、個人不行。(二)只有涉及調整事項的勞資爭議才可以罷工(也就是希望變更或維持勞動條件)、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則不行。(三)必須先經過勞資爭議調解,但調解不成立。也就是罷工必須是經過其他方法無法達成,才可動用的最後的手段。(四)工會需經會員以直接、無記名投票且過半數同意。(五...
專區 - Podcast
常見於媒體版面的肇事逃逸事件,是大眾普遍感到反感的違法行為,但對於到底怎麼樣算是肇事逃逸、媒體報導的文字是否完全精確,都有再進一步斟酌的空間。其實「肇事逃逸」包含了不同面向的法律責任,車輛駕駛人如果不謹慎處理,往往會不慎踩到肇事逃逸的法律紅線。即使平常我們再怎麼小心,出門在外總有交通風險,萬一不幸遇上了交通事故怎麼辦?一方面怕別人肇事逃逸,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擔心自己肇事逃逸。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上可能會流傳一些教戰守則,例如只需要撥打電話給對方、留下手機通聯記錄就不算是肇事逃逸。這個撇步是真的嗎?在...
辭典
圖1罰鍰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罰鍰(即一般所謂的「罰單」)一般是用在行政法領域,例如:開車超速收到違規罰單就是罰鍰。但在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程序上,法院對於違反義務的人(例如證人受合法通知,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所科制裁,也稱之為罰鍰。註腳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項:「證人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辭典
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就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周遭的人或交易相對人,應承擔一個基本、合理的注意責任,以維護社會和交易的安全。這個責任的高低標準常需綜合許多因素(包括:ㄧ個人的年齡、智力、學識、所受訓練、當時環境、受委任執行的事務有無受有報酬等)作一個整體考量,可能因人、因事有所不同。一個人如果違反了其應有的注意義務,就可能會發生民、刑事等的法律責任。
問答
常聽到有人說案件的判決與法官心證有關,到底什麼是自由心證呢?
文章
圖1網路平臺原價轉賣國外買的眼藥水、防蚊液,為什麼會被罰?資料來源:鍾秀瑋/繪圖:Yen一、什麼是法律上的「藥品」(見圖1)藥品的種類非常廣泛,除了藥事法第6條所規定供人體使用者以外,另外還有環境用藥管理法第5條第1項所規定供環境衛生、防治污染等使用的環境用藥。二、攜帶藥品入境需要經過核准,且要有藥商執照或環境用藥販賣許可執照才能進行販售除非是要自行使用,否則只要人體用藥或環境用藥是沒有依據藥事法第39條第1項,或環境用藥管理法第9條第1項規定,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並核發輸入許可證就自行攜帶入境的藥品,...
文章
一、室外集會遊行原則上應在事前申請許可(見圖1)圖1申請集會遊行需要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李兆麒/繪圖:Yen集會遊行法針對人民的集會遊行活動採取事前許可制,因此,民眾原則上必須在舉行集會遊行的6天前就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不過,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以及文化發展或民眾生活上的需求,如果民眾所舉行的室外集會遊行是依照法令規定所舉行,或者是具有「學術、藝文、旅遊、體育競賽」或「宗教、民俗、婚、喪、喜、慶」的性質時,就不需要在事前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此外,室內集會的舉行,如果沒有使用擴音器或其他視聽器材來吸引人...
辭典
圖1調解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發生紛爭(糾紛、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經由調解委員居中調解(協調、勸解),互相讓步,達成共識,取得一項彼此同意接受的解決方案。這個和諧處理的方法及其過程,稱之為調解。調解的應用範圍很廣泛,散見在許多法律之中:詳見民事訴訟法第2編第2章,家事事件法第2編,商業事件審理法第2章,勞資爭議處理法第2章,勞動事件法第2章,著作權法第5章,刑事訴訟法第271條之4,消費者保護法第5章第1節,行政訴訟法第2編第1章第8節,鄉鎮市調解條例各該規定。
文章
圖1什麼是不當勞動行為?資料來源:匿名/繪圖:Yen一、前言:為什麼不當勞動行為需要分類?(見圖1)關於「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介紹的系列文章,第一篇先跟分享了「什麼是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在了解制度設計背後目的及功能後,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不當勞動行為指的是行為人意圖破壞或弱化工會活動,對工會成員所採取的不公平或不公正的作為。因此,立法者參考外國勞動行政實務上常見的類型,在我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下將不當勞動行為分為「不利益對待」、「支配介入」及「不誠信協商」的三種不當勞動行為類型。本篇先從「不利...
專區 - Podcast
鍛鍊武術、強身健體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在武術競賽當中,不幸發生意外的話怎麼辦呢?2023年初就發生了參賽者在參加拳賽後喪生的事件,引起討論。其中令人好奇的是,如果參賽者事先簽下了「生死狀」,對手和主辦單位是否就可以主張不負任何刑事、民事責任呢?你沒看錯!法科快報一週雙更,帶您從新聞事件、歷史懸案、影視娛樂作品中認識法律知識,本集節目將由Henry與聽眾朋友聊聊生死狀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法益」?什麼又是「容許風險」?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聊了這些】.01:29放棄你我做不到--法益是什麼?.02:22生死狀等同於...
辭典
就是行政簽結,並非法律用語。在檢察實務裡,會將案件暫時分為偵字案或他字案。往往是無告訴人或證據尚未明顯,就先列為他字案,若查完證據明確,就會列為偵字案。若查無不法,則以簽結為終。不過,簽結因沒有法律明文,隨時可重新偵查起訴,與不起訴處分確定後,只有在有新事實、新證據,才能重偵查起訴不同。
專區 - Podcast
各位聽眾朋友還記得跟蹤騷擾防制法(俗稱跟騷法)是什麼時候上路嗎?在2021年的12月,跟騷法正式立法,並於2022年6月1日上路施行。在當時跟騷法引起了相當的討論,立法當時發生了震驚社會的2起事件,被害人皆在遭跟蹤騷擾後遇害,而被認為是不幸事件加速了跟騷法的立法。在跟騷法立法之時引起了相當的討論,有人認為跟騷法將會扼殺正當的追求行為,將動輒得咎,無法好好跟心儀的對象表白。而若干批評認為跟騷法迅速回應了社會事件,相較之下其他法案停滯不前,是不合理的現象。然而,對於防制跟蹤騷擾問題的立法,實際上是經過了多年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