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權

圖1 團結權||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 / 繪圖:Yen
圖1 團結權
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 / 繪圖:Yen

團結權是勞動三權之一,指勞工享有組織或加入工會權利。由於個別勞工與雇主之間有明顯的不對等關係,因此,保障勞工透過組織結社的方式形成集體力量,才能維持與雇主對等的地位[1]

勞工行使團結權的具體形式就是工會。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以憲法第14條規定的結社自由,結合憲法第153條第1項規定作為國家制定有關工會法律的根據[2];但團結權與團體交涉權(或稱集體協商權)、爭議權在行使上有結合關係,只有組織工會才有法定資格與雇主進行協商和簽訂團體協約、經集體協商才可能有爭議權的產生。其他類型的結社並無法像工會一樣擁有與雇主交涉及行使爭議的權利,所以團結權與一般結社權有明顯的差異[3]

團結權區分為積極、消極兩類。積極團結權指勞工享有組織或加入工會的權利;消極團結權指勞工享有不組織、不加入或退出工會的權利[4]。因為我國工會法對於企業工會採取強制入會[5],所以屬於積極的團結權。

註腳

  1.   參見法律百科:勞動三權
  2.   參見司法院釋字第373號理由書:「憲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有結社之自由。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項復規定國家為改良勞工之生活,增進其生產技能,應制定保護勞工之法律,實施保護勞工之政策。從事各種職業之勞動者,為改善勞動條件,增進其社會及經濟地位,得組織工會,乃現代法治國家普遍承認之勞工基本權利,亦屬憲法上開規定意旨之所在。」
  3.   黃越欽(2012),《勞動法新論》,第4版,頁362。
  4.   參見法律百科:消極團結權
  5.   工會法第7條:「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組織之企業工會,其勞工應加入工會。」
找不到相關法律用語嗎? 我要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