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收到開庭通知叫我去作證,雖然是民事不是刑事好像比較不可怕,但要請假特地跑一趟法院覺得很麻煩、花錢花時間,請問可以怎樣彌補我的損失?出庭有車馬費嗎?
問答
YouTuber小玉(朱玉宸)利用變臉軟體製作變臉A片牟利,遭合成的受害者不分男女、職業高達上百人,包含立法委員高嘉瑜、市議員黃捷、藝人蔡依林、網紅愛莉莎莎等,一年初估大賺上千萬元。由於目前深度變造人臉犯案、以此不法獲利缺乏法源管制,檢方昨只能訊後諭令30萬元交保。https://udn.com/news/story/6839/5829671請問相關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有哪些?「智慧財產權」的部分又有哪些法律責任呢?
問答
我在網路成立一個交換買賣社團,社規有明寫,若交易上有法律問題請自行承擔,如社團成員違反法律上規範事務,乃屬個人行為,非本社團立場,特此聲明!請問如果有人從中賣假貨,我是創辦人我會有犯罪行為嗎?或民事責任嗎?
問答
甲對15歲的少女A以手指侵入其下體,案經檢察官偵查,原來認為是屬於強制猥褻的範圍,後來因為在偵查中法律對於該行為修法,納入到強制性交罪之範圍,於是檢察官偵查終結後,以強制性交罪提起公訴。想請問法院對甲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若後來審判發甲的行為是A所同意的,又應該為何法律適用?
問答
我在一個社群軟體上,匿名分享了另一個匿名的po文,但是那個po文裡有po文主人的email,知道有email之後我馬上就刪了,但是他說要告我違反個資法想請問我有違法嗎?如果有是民事還是刑事呢
問答
想到朋友曾經告訴我在國小時因為似乎是一方面手賤想要摸另一方面又想要鬧對方碰觸對方臀部蠻長一段時間(聽說對方當時有轉頭看但並未說什麼之後一起參與的活動也並未有異樣對方同為男性)且那個時候僅僅國小的年紀而已時間軸繼續前進聽說也已經過了7.8年如果對方現在有要提告的話有可能面臨刑事或者民事的刑責嗎雙方現已年滿18
問答
最近在匿名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在討論一位公眾人物,質疑她抄襲他人的音樂。下面的評論比較負面一點,但也沒有到多難聽也沒指名道性。例如:「mv品質很差」、「觀看差好多?好好笑」這種的。那位公眾人物看到這篇文章後,就說要對留言者們提告。甚至要對按影片倒讚的人提告。告的都是刑事的妨害名譽罪。想問一下這兩種留言和倒讚的行為會告的成嗎?第二個問題是:「觀看差好多好好笑」這個是我留的。我認為我自己沒有涉及到妨害名譽罪的部分。我只是針對觀看次數差別的「事實」下去做評論。如果那位公眾人物告了我之後,判決是不起訴,那麼...
問答
376條所列「以外」得上訴三審之案件,尚須檢視有無377.379始得合法提起上訴1.若依376之但書上訴還要不要檢視有無377.379?2.376所列案件若無但書情形也不能以377.379上訴三審?3.一審判決當然違背法令能否當作二審上訴三審之理由?不懂的是376之但書是讓這些所列案件變得跟「得上訴三審」之案件一樣,然後再檢視有無377.379。還是以376但書為由直接合法提起上訴而不用檢視377.379?因為讀到三審觀念實在有點亂掉還請各位指出盲點...
問答
陳錦生1、現行「公務人員因公涉訟輔助辦法」係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公務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涉訟時,服務機關應輔助其延聘律師為其辯護及提供法律上之協助。前項情形,其涉訟係因公務人員之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者,應不予輔助;如服務機關已支付涉訟輔助費用者,應予追還。第一項之涉訟輔助辦法,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定之。」而輔助辦法第5條謂:「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所稱涉訟,指依法執行職務,而涉及民事、刑事訴訟案件。」直接排除行政訴訟,是否超越母法之意旨?
問答
請問因為A被B一直威脅要找黑道處理A還放話要毀了A人生之類的,我在跟B的電話過程中錄音,並且把錄音檔提供給A作為恐嚇的提告證據,請問這樣的過程我會有刑事或是民事相關的責任嗎?謝謝
問答
請問您要如何撤銷刑事過失傷害的告訴,撤銷的程序要怎麼做呢?另外提問,我在下班回家途中發生車禍事故,公司另外有補償職災住院一些的薪資,我是不是可以跟對方肇事者的保險公司主張我其餘部分的不能工作的損失呢?我如果跟對方的保險公司協調後他們不願意賠償我的工作薪資損失的話,請問您,除了民事提告求償訴訟以外,有沒有其他比較快速的方法,或者是可以申訴保險公司的管道,我接下來要如何做才會比較好呢?請您教我怎麼做,謝謝您
問答
少事法第27條提到,若少年觸犯刑罰法律,且犯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事件繫屬後已滿二十歲,應以裁定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但是27條第3項又提到少年犯罪時未滿十四歲者,不適用。想請問,若犯罪時未滿14歲,但事件繫屬後已滿20歲,還是由少年法院審理嗎?或是應移送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問答
您好,請問一下前妻在沒有任何告知我的狀態之下就偷拿我的健保卡去診所冒用看診簽名領取管制藥品,而且在107年一年內連續三次,這期間我們是已經沒有婚姻關係了,第一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盜取到我的健保卡的,第二我去診所瞭解時據診所的醫生她說她是還有帶一位男士冒充是我,所以診所才開立管制藥品給他們順利領走的,想請問一下在民事和刑事我能對他採取什麼訴訟呢?謝謝
問答
如題所述,被告獲緩刑判決後,不履行緩刑條件(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被害人原意希望拿回款項即可,念及被告有孩子要扶養不希望被告去服刑。請問在此情形下,應如何處理較為妥適有效?有否提起民事之空間,亦或得聲請扣押其財產或薪資等等。對相關理論及實務操作不是很清楚,若有敘述錯誤的地方還請見諒並不吝解答,謝謝。
問答
今天有看到新聞說疫情如果升級,法院可能會採用視訊的方式審理: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5120137.aspx所以開庭也可以用視訊的方式進行嗎?刑事或民事案件都可以視訊開庭嗎?
問答
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識的平臺,這個題目如果是學校作業,仍請您找老師指點更合適喔。您提問是「甲提起上訴,乙於第二審程序進行中經乙之同意,撤回起訴」,最接近的法條是民事訴訟法第459條。這裡要注意的是,雖然「訴之撤回,視同未起訴」:若於第一審終局判決前撤回起訴,原告可就同一事件再行起訴;若於「終局判決」後始撤回起訴,原告對同一事件不得再行起訴;但是就程序而言,「第二審程序」撤回會造成第一審判決確定。判決確定後如果成為「終局判決」,甲自然會受到上開規定拘束,而不能復提起同一訴訟。這個題目似乎略有難度,建議下...
問答
可以在刑事訴訟中一併請求附帶民事訴訟,在一個案件中處理民事與刑事問題。關於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優點、提起期限、方法,還有賠償的範圍,請見本站文章:遇到車禍該怎麼請求賠償?──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範圍
問答
從日本買回來的止癢膏成分中,如果有臺灣藥事法認定屬於藥品的成分,就會是藥品,受到藥事法與其他法令規範。一旦是藥品,輸入、販售以及在網路上販賣,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先具有執照、再來要經過核准等程序,不能直接販賣。可以見本站文章:張靜如(2018),《可以販賣出國帶回的藥品嗎?》。 而透過網路銷售藥品的規範,會更加嚴格:人體用藥如果是在網路販售一般人體用藥品,只有依藥事法登記的藥商、藥局,或是依法規定可以兼營零售乙類成藥的百貨店、雜貨店及餐旅服務商,才可以販售,並且販售項目僅限於乙類成藥。環境用藥如...
問答
今年2023年6月在某電商平台購入枸杞一包,網站頁面標榜台灣監製,經各項檢驗合格,並在標裝標示檢驗報告,想點進網頁放大檢視檢驗報告,網頁卻一直旋轉無法呈現照片。收到貨後,檢視包裝標示,效期三年,到期日為2025年,但包裝上之檢驗報告是2015年。請問廠商這樣的行為,有相關法規可以遏止嗎?(因在網頁資訊都不會揭露檢驗報告內容,只提供混淆不清資訊,以不清楚畫面且刻意不讓買家點開放大檢視)又之前是碰到的情形是檢驗報告以QRCODE提供,但掃描QRcode後卻顯示網頁不存在!這樣類詐騙手法充斥網購平台,政府均無相關法規規範或監督業...
問答
不清不楚狀況下簽了和解協議可以要求繼續審判嘛